“黃沙萬里暮天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沙萬里暮天遠”全詩
黃沙萬里暮天遠,白水一杯秋井香。
楊柳年年人老大,江山處處客凄涼。
朅來無限興亡事,淚落淮南古戰場。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平山堂》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平山堂》是宋代詩人吳潛的作品。這首詩以雄渾豪放的筆調描繪了歷史的滄桑和人生的凄涼,表達了詩人對興亡事的憂傷和對歷史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昔日西風卷地狂,只堪吹雁過瀟湘。
黃沙萬里暮天遠,白水一杯秋井香。
楊柳年年人老大,江山處處客凄涼。
朅來無限興亡事,淚落淮南古戰場。
《平山堂》通過生動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將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滄桑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描繪了昔日西風狂卷,只能吹過瀟湘地區的景象,暗喻著昔日輝煌的江南文化已經風華不再。黃沙萬里的景象描繪了廣袤無垠的戰場和漫長歲月的流逝,而一杯秋井香則凸顯了孤寂和寥落之感。
詩中提到的楊柳年年人老大,江山處處客凄涼,表達了歲月更迭中人事如夢,江山依舊,而每個人都逃不過年華老去和江山變遷的命運。最后兩句“朅來無限興亡事,淚落淮南古戰場”,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深深憂傷,淚水流灑在淮南古戰場,寓意著對往事的追憶和對英雄的哀悼。
整首詩以豪放的筆調,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哲思的抒發,將歷史的榮辱、人生的起伏表現得深情而悲涼。它喚起了讀者對歲月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思考,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興亡事的憂傷之情。
“黃沙萬里暮天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shān táng
平山堂
xī rì xī fēng juǎn dì kuáng, zhǐ kān chuī yàn guò xiāo xiāng.
昔日西風捲地狂,只堪吹雁過瀟湘。
huáng shā wàn lǐ mù tiān yuǎn, bái shuǐ yī bēi qiū jǐng xiāng.
黃沙萬里暮天遠,白水一杯秋井香。
yáng liǔ nián nián rén lǎo dà, jiāng shān chǔ chù kè qī liáng.
楊柳年年人老大,江山處處客凄涼。
qiè lái wú xiàn xīng wáng shì, lèi luò huái nán gǔ zhàn chǎng.
朅來無限興亡事,淚落淮南古戰場。
“黃沙萬里暮天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