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復何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友復何為”全詩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輿,忽然憂且思。
搴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好事漆園吏,書之存雄詞。
千年事已遠,二字情可推。
我讀此篇日,正當寒雪時。
吾身固已困,吾友復何為。
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
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贈崔立之(以下十五首見《外集》)》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崔立之(以下十五首見《外集》)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饑。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輿,忽然憂且思。
搴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好事漆園吏,書之存雄詞。
千年事已遠,二字情可推。
我讀此篇日,正當寒雪時。
吾身固已困,吾友復何為。
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
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
中文譯文:
曾經的時候,連續下了十天的雨,子桑遭受了嚴寒和饑餓的困苦。
他愁苦地坐在空蕩的房間里,沒有怨恨,只有自己的悲哀。
他的朋友名叫子輿,突然感到憂心和思念。
子輿披起衣裳涉過泥水,用衣裹著食物送給子桑。
兩人面對面交談,確認天命不會辜負他們。
好心人,漆園的吏員,將這首詩保存下來,頌揚它威嚴的詞句。
千年的事情已經過去,但是詩中的情感仍然可以感受到。
我在閱讀這首詩的時候,正值寒雪紛飛的日子。
我自己雖然困乏,但是我的朋友又為何而奮斗呢。
一碗稀粥不足以包裹,深泥道路難以馳騁。
曾經并沒有子輿這個人存在,只是空洞地賦予了子桑的身份來寫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韓愈寫給他的朋友崔立之的作品之一。他回憶起了過去的日子,特別是連續下雨的時候,飽受饑餓和寒冷的子桑。盡管他身處困境,但他卻沒有怨恨,只感到自己的悲哀。他的朋友子輿突然感到憂心和思念,為了幫助子桑,他穿過泥水,用自己的衣裳包裹食物送給他。他倆面對面交談,確認了天命是公正的。好心人將子桑的詩保存下來,稱贊它文辭雄偉。雖然千年已經過去,但這首詩中的情感依然可以被我們感受到。詩的最后,韓愈表達了他在寒雪天氣中閱讀這首詩的心境,思考自己和朋友的境遇。盡管他困乏,但他為朋友的處境感到擔憂。這首詩描繪了友誼和困境之間的關系,展示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困難境遇的認識。通過描寫子桑和子輿的故事,韓愈表達了對友誼的敬重和呼吁。他試圖通過這首詩來提醒人們珍惜友情,以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吾友復何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uī lì zhī yǐ xià shí wǔ shǒu jiàn wài jí
贈崔立之(以下十五首見《外集》)
xī nián shí rì yǔ, zǐ sāng kǔ hán jī.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饑。
āi gē zuò kōng shì, bù yuàn dàn zì bēi.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qí yǒu míng zǐ yú, hū rán yōu qiě sī.
其友名子輿,忽然憂且思。
qiān shang chù ní shuǐ, guǒ fàn wǎng shí zhī.
搴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rù mén xiāng duì yǔ, tiān mìng liáng bù yí.
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hǎo shì qī yuán lì, shū zhī cún xióng cí.
好事漆園吏,書之存雄詞。
qiān nián shì yǐ yuǎn, èr zì qíng kě tuī.
千年事已遠,二字情可推。
wǒ dú cǐ piān rì, zhèng dāng hán xuě shí.
我讀此篇日,正當寒雪時。
wú shēn gù yǐ kùn, wú yǒu fù hé wéi.
吾身固已困,吾友復何為。
báo zhōu bù zú guǒ, shēn ní liàng nán chí.
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
céng wú zi yú shì, kōng fù zǐ sāng shī.
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
“吾友復何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