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鳴千圣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鳴千圣傳”全詩
天以人鳴道,斯人其可已。
爾鳥固無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頭晴,瀾翻林外起。
不學九臯鳴,聲聞可止此。
不學千仞翔,一鳴來瑞世。
古以鳥名官,列職有理致。
只有歸去兮,陶公不爾愧。
人豈不如鳥,鳴則震天地。
不鳴千圣傳,則鳴千古事。
詩翁莫浪鳴,文武道未墜。
分類:
《和叔崇禽聲放言》王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叔崇禽聲放言》是宋代王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天以鳥鳴春,鳥聲不敢止。
天以人鳴道,斯人其可已。
爾鳥固無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頭晴,瀾翻林外起。
不學九臯鳴,聲聞可止此。
不學千仞翔,一鳴來瑞世。
古以鳥名官,列職有理致。
只有歸去兮,陶公不爾愧。
人豈不如鳥,鳴則震天地。
不鳴千圣傳,則鳴千古事。
詩翁莫浪鳴,文武道未墜。
中文譯文:
天賦予鳥鳴喚醒了春天,鳥兒的歌聲不停息。
天賦予人發聲表達道義,這樣的人是可貴的。
你們鳥兒雖然無知,喧鬧又有何益。
一鳴撼動枝頭的晴朗,波瀾起伏在林外。
不要學習九臯的鳴聲,讓聲音停于這里。
不要學習千仞山的翱翔,一次鳴喚就能獲得世間的祥瑞。
古代的官職以鳥名命名,各有其合理之處。
只有回歸本真,陶淵明先生才不會感到慚愧。
人豈能不如鳥,鳴喚會震動天地。
如果不發聲傳承千古,那么鳴喚也只是過眼云煙。
作詩的文人啊,不要隨意發聲,文武之道尚未衰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鳥兒鳴喚和人的聲音表達的對比,探討了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價值。詩中提到,鳥兒的鳴喚雖然喧鬧卻沒有實際意義,而人的發聲卻可以傳遞道義。作者認為,人類應當通過發聲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價值觀,與鳥兒相比,人類的聲音更具有意義和影響力。
詩中提到的九臯和千仞山分別是傳說中的鳥名官職,暗示官職的重要性與責任。詩人以陶淵明為例,表達了對歸真返璞的向往,認為只有回歸本真的狀態,才能不愧于陶淵明這樣的文人。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作詩者的期望,不要隨意浪費聲音,而是要將作詩與文武之道相結合,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這首詩詞通過對鳥兒與人的聲音表達的對比,揭示了人類在社會中發聲的重要性和意義,同時對于詩人的角色和使命提出了期望。整首詩情感深沉,意蘊豐富,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類聲音價值的思考和對于文人責任的關注。
“不鳴千圣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ū chóng qín shēng fàng yán
和叔崇禽聲放言
tiān yǐ niǎo míng chūn, niǎo shēng bù gǎn zhǐ.
天以鳥鳴春,鳥聲不敢止。
tiān yǐ rén míng dào, sī rén qí kě yǐ.
天以人鳴道,斯人其可已。
ěr niǎo gù wú zhī, xuān jiū yì hé lì.
爾鳥固無知,喧啾亦何利。
gǔ nòng zhī tóu qíng, lán fān lín wài qǐ.
鼓弄枝頭晴,瀾翻林外起。
bù xué jiǔ gāo míng, shēng wén kě zhǐ cǐ.
不學九臯鳴,聲聞可止此。
bù xué qiān rèn xiáng, yī míng lái ruì shì.
不學千仞翔,一鳴來瑞世。
gǔ yǐ niǎo míng guān, liè zhí yǒu lǐ zhì.
古以鳥名官,列職有理致。
zhǐ yǒu guī qù xī, táo gōng bù ěr kuì.
只有歸去兮,陶公不爾愧。
rén qǐ bù rú niǎo, míng zé zhèn tiān dì.
人豈不如鳥,鳴則震天地。
bù míng qiān shèng chuán, zé míng qiān gǔ shì.
不鳴千圣傳,則鳴千古事。
shī wēng mò làng míng, wén wǔ dào wèi zhuì.
詩翁莫浪鳴,文武道未墜。
“不鳴千圣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