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將采白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將采白蘋”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廣津,太原人。約生于唐代宗廣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約七十余歲。博學工文。梁肅異其才,薦于陸贄。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進士,又舉宏辭。再調藍田尉。久之,以左拾遺為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時,累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度使。文宗時,以吏部尚書代王播總鹽鐵,為政刻急,始變法,益其稅以濟用度,民生益困。
《春江曲》王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江曲》是唐代詩人王涯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搖漾越江春,
相將采白蘋。
歸時不覺夜,
出浦月隨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江景場景。詩人描述了江水搖曳的景象,以及人們一起去采摘白色蓮蓬花的情景。詩人在歸途中不知不覺天色已晚,離開江邊時,明月隨著人們一同離開了港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春江的美景和人生的短暫。詩人運用了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的手法,通過描繪江水的搖曳和人們采摘白蘋的情景,展示了春江的生機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人以流暢的詞句勾勒出江水的起伏和波瀾,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春江之畔,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詩中的"歸時不覺夜,出浦月隨人"表達了時間的不可捉摸和人生短暫的主題。詩人在采摘蓮蓬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夜幕降臨。當詩人離開港口時,明月也隨著人們離開。這種描繪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瞬息即逝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春江曲》以其簡潔而生動的表達方式,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春江的世界。它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人物活動的刻畫,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和美好的瞬間。
“相將采白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jiāng qū
春江曲
yáo yàng yuè jiāng chūn, xiāng jiāng cǎi bái píng. guī shí bù jué yè, chū pǔ yuè suí rén.
搖漾越江春,相將采白蘋.歸時不覺夜,出浦月隨人。
“相將采白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