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物半桑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土物半桑麻”全詩
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
水白來如虹,山黃去若蛇。
往年曾泊此,叢竹數人家。
分類:
《應潭》周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應潭》
朝代:宋代
作者:周弼
村崦遞相遮,分居兩岸沙。
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
水白來如虹,山黃去若蛇。
往年曾泊此,叢竹數人家。
中文譯文:
村莊和山丘相互遮擋,分散在兩岸的河灘。
土地被征用,種植著柚子和橘子,土產半是桑和麻。
水流白如彩虹,山色黃去如蜿蜒之蛇。
往年曾經停泊在這里,有幾家人居住在竹叢之間。
詩意和賞析:
《應潭》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水環繞的村莊景象,展示了宋代鄉村生活的一幅畫面。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述了村莊兩岸的山丘和河灘,以及人們對土地的耕種和收獲。通過描繪水流和山色的變化,詩人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多變。詩人還提到自己曾經在這里停留過,這給了詩詞一種親切的情感和回憶的意味。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川、土地和水流的變化,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幻無常。詩人運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村莊的寧靜和與自然相融合的生活。此外,詩人通過提到自己曾經停留在這里,并描述叢竹之間的幾家人居住的情景,給詩詞增添了人文情感和歷史記憶。
《應潭》以其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宋代山水田園的景色和人情味道,讓讀者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人類的存在。
“土物半桑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g tán
應潭
cūn yān dì xiāng zhē, fēn jū liǎng àn shā.
村崦遞相遮,分居兩岸沙。
dì zhēng jiān jú yòu, tǔ wù bàn sāng má.
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
shuǐ bái lái rú hóng, shān huáng qù ruò shé.
水白來如虹,山黃去若蛇。
wǎng nián céng pō cǐ, cóng zhú shù rén jiā.
往年曾泊此,叢竹數人家。
“土物半桑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