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尋畫舸便歸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尋畫舸便歸休”全詩
平山楊柳留佳話,庚嶺梅花想勝游。
公到玉階宜抗論,我尋畫舸便歸休。
他時若訪無真里,野水中間一白鷗。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送翟簡卿制參赴南安二首》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翟簡卿制參赴南安二首》是李曾伯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屈星屏佐碧油,
艱危同濟此風舟。
平山楊柳留佳話,
庚嶺梅花想勝游。
公到玉階宜抗論,
我尋畫舸便歸休。
他時若訪無真里,
野水中間一白鷗。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翟簡卿制參赴南安為主題,表達了詩人與翟簡卿的離別之情。詩中描述了兩人共同面對困難和危險的境況,他們一起乘坐小船旅行。在平山之上,楊柳搖曳,留下美好的對話;在庚嶺之間,梅花盛開,勾起了對美景的向往。詩人期待翟簡卿在玉階之上能有所成就,而自己則尋找畫船歸休。最后,詩人留下一句寓意深遠的話,表示如果日后再相聚,他們將在廣闊的野水中相逢,如同一只白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與翟簡卿的離別之情,并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增強情感的寄托。詩詞開篇即以自屈星屏佐碧油,艱危同濟此風舟,形象地描繪了兩人共同面對困境的情景,表達了彼此之間的相互扶持和共同度過困難的決心。接著,詩人通過描繪平山楊柳和庚嶺梅花,展現了美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離別的不舍之情。最后一句以野水中間一白鷗作為寓意深遠的象征,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再相聚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人物情感的結合,展示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人對未來的展望也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表達了人們在面對離別和困難時,仍然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度過困境的信念和決心。
“我尋畫舸便歸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í jiǎn qīng zhì cān fù nán ān èr shǒu
送翟簡卿制參赴南安二首
zì qū xīng píng zuǒ bì yóu, jiān wēi tóng jì cǐ fēng zhōu.
自屈星屏佐碧油,艱危同濟此風舟。
píng shān yáng liǔ liú jiā huà, gēng lǐng méi huā xiǎng shèng yóu.
平山楊柳留佳話,庚嶺梅花想勝游。
gōng dào yù jiē yí kàng lùn, wǒ xún huà gě biàn guī xiū.
公到玉階宜抗論,我尋畫舸便歸休。
tā shí ruò fǎng wú zhēn lǐ, yě shuǐ zhōng jiān yī bái ōu.
他時若訪無真里,野水中間一白鷗。
“我尋畫舸便歸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