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從盤古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鎮從盤古為”全詩
車航一都會,鼎鼐幾樓臺。
遠水便鷗狎,前峰約雁回。
當思牧民意,保養甚於胎。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登壽沙和抑齋韻》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壽沙和抑齋韻》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登上壽沙的山峰,抑制內心的煩憂。
這里的景色勝過了祝融山,它的氣勢自古以來就如盤古的力量般鎮定。
在這里,車船在一座繁華的都市中穿行,高樓大廈宛如鼎鼐般聳立。
遙遠的水面上,白鷗輕盈地飛舞,前方的山峰時常有雁群回歸。
在這里,我們應當深思牧民們的心愿,保護和培育他們勝過保護胎兒般的珍貴。
詩意和賞析:
《登壽沙和抑齋韻》以山水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牧民生活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比祝融山和壽沙山的景色,強調了壽沙山的壯麗和神圣,將其與盤古開天辟地的力量相提并論,展現了山勢的雄偉和威嚴。
詩詞描繪了一幅繁華的景象,車船穿行于都市之中,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給人以繁榮繁華的感覺。同時,遠處的水面上鷗鳥翱翔,山峰間雁群頻繁往返,揭示了自然界的生機勃勃和循環不息。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牧民的思念和關懷,呼吁保護和培養他們,將他們的生活和未來視為至關重要的事情。這種關懷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關注,傳達出一種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整首詩以壯麗的山水景觀為背景,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和對牧民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民的關懷之情。它既有山水詩的奇峰異水之美,又融入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體現了作者深情厚意的創作態度。
“鎮從盤古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shòu shā hé yì zhāi yùn
登壽沙和抑齋韻
jìng zhàn zhù róng shèng, zhèn cóng pán gǔ wèi.
境占祝融勝,鎮從盤古為。
chē háng yī dōu huì, dǐng nài jǐ lóu tái.
車航一都會,鼎鼐幾樓臺。
yuǎn shuǐ biàn ōu xiá, qián fēng yuē yàn huí.
遠水便鷗狎,前峰約雁回。
dāng sī mù mín yì, bǎo yǎng shén yú tāi.
當思牧民意,保養甚於胎。
“鎮從盤古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