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香山月自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老香山月自秋”全詩
過耳好音堪一笑,傷心往事只輕漚。
休嗟塞上明妃調,且送江頭過客舟。
壯士肯為兒女淚,柔腸一任惱蘇州。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和疏軒琵琶亭韻》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疏軒琵琶亭韻》是宋代詩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亭俯瞰蓼蘋洲,
人老香山月自秋。
過耳好音堪一笑,
傷心往事只輕漚。
休嗟塞上明妃調,
且送江頭過客舟。
壯士肯為兒女淚,
柔腸一任惱蘇州。
詩意:
《和疏軒琵琶亭韻》以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為主題。詩人站在高亭上俯瞰蓼蘋洲,遠望香山的秋月,感嘆時光匆匆,人已老去。他聽到美妙的音樂,卻只能苦笑一番,因為心中承載著的傷感往事只能淡化。詩人不愿嘆息塞上明妃的凄涼調子,而是選擇送別江頭的過客舟。最后兩句表達了壯士寧愿為兒女灑淚,也不愿意柔情萬縷地糾纏在蘇州的煩憂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人生離別的感嘆和思考。高亭俯瞰蓼蘋洲和遠望香山的秋月,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感慨。詩人傳達了對美妙音樂的贊嘆,但又以苦笑來表達內心的無奈和沉重。傷心往事只能輕輕淡化,再也無法抹去。詩人選擇不再悲嘆塞上明妃的凄涼調子,而是選擇送別江頭過客,展示了對離別的接受和釋然。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寧愿為兒女灑淚,也不愿沉迷于蘇州的紛紛擾擾之中,表達了對家庭情感的珍視和自由自在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離別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家庭情感的珍視。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使詩詞具有濃郁的意境和情感表達,使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
“人老香山月自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ū xuān pí pá tíng yùn
和疏軒琵琶亭韻
gāo tíng fǔ kàn liǎo píng zhōu, rén lǎo xiāng shān yuè zì qiū.
高亭俯瞰蓼蘋洲,人老香山月自秋。
guò ěr hǎo yīn kān yī xiào, shāng xīn wǎng shì zhǐ qīng ōu.
過耳好音堪一笑,傷心往事只輕漚。
xiū jiē sāi shàng míng fēi diào, qiě sòng jiāng tóu guò kè zhōu.
休嗟塞上明妃調,且送江頭過客舟。
zhuàng shì kěn wèi ér nǚ lèi, róu cháng yī rèn nǎo sū zhōu.
壯士肯為兒女淚,柔腸一任惱蘇州。
“人老香山月自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