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嘗采石山頭見蛾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嘗采石山頭見蛾眉”全詩
何物老嫗生此兒,又睹雙髻尤為奇。
五丁刻畫盤古時,黛綠常假山靈施。
春風閱盡不肯笄,素螺頭立鬢不絲。
梳云沐雨容為誰,相逢婉變是似之。
古今知幾經品題,我困暑役何能詩。
祗疑前川月鑒故半虧,嫦娥妒吝耶焉知非。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詠丫頭巖》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丫頭巖》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曾經在采石山頭見到了一雙蛾眉,看到了淡妝濃抹的兩湖美景。這是什么樣的老婦人生出了這樣的女兒,又看到了雙髻盤起的發髻,更加奇特。五丁刻畫的是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而黛綠則常被用來裝點假山,起到靈動的效果。春風吹過,花季少女不愿束發為婦,頭上的素螺髻不再束縛著絲線。梳云沐雨的容顏為了誰而打扮,相逢時的婉轉變化就像這樣。歷史上的古今幾經品題,我陷入了炎熱的勞役,怎能寫出詩句。我懷疑前川的月亮已經照不滿了故鄉的半邊天,嫦娥是否對此感到妒忌。
詩意和賞析:
《詠丫頭巖》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描繪了蛾眉、濃妝淡抹的兩湖美景,以及雙髻盤起的發髻,展現了女性的美麗和獨特之處。通過對盤古神話和假山的提及,詩人暗示了自然與人文的結合,以及歷史與現實的交融。春風吹拂下的花季少女拒絕束發為婦,表達了對自由和美麗的追求。詩人對自己的困境表示無奈,他在炎熱的夏天被困于勞役之中,無法有閑情寫詩。最后兩句以嫦娥和前川的月亮作為象征,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美好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由的向往。同時,通過對嫦娥和前川月亮的聯想,詩詞也帶有一絲憂愁和思鄉之情。整首詩詞意境優美,描寫細膩,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和對意象的運用,使得詩詞更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感染力。
“我嘗采石山頭見蛾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ā tou yán
詠丫頭巖
wǒ cháng cǎi shí shān tóu jiàn é méi, qiě kàn nóng zhuāng dàn mò liǎng hú yí.
我嘗采石山頭見蛾眉,且看濃妝淡抹兩湖宜。
hé wù lǎo yù shēng cǐ ér, yòu dǔ shuāng jì yóu wéi qí.
何物老嫗生此兒,又睹雙髻尤為奇。
wǔ dīng kè huà pán gǔ shí, dài lǜ cháng jiǎ shān líng shī.
五丁刻畫盤古時,黛綠常假山靈施。
chūn fēng yuè jǐn bù kěn jī, sù luó tóu lì bìn bù sī.
春風閱盡不肯笄,素螺頭立鬢不絲。
shū yún mù yǔ róng wèi shuí, xiāng féng wǎn biàn shì shì zhī.
梳云沐雨容為誰,相逢婉變是似之。
gǔ jīn zhī jǐ jīng pǐn tí, wǒ kùn shǔ yì hé néng shī.
古今知幾經品題,我困暑役何能詩。
zhī yí qián chuān yuè jiàn gù bàn kuī, cháng é dù lìn yé yān zhī fēi.
祗疑前川月鑒故半虧,嫦娥妒吝耶焉知非。
“我嘗采石山頭見蛾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