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圣未妨時一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是圣未妨時一中”全詩
即愚寧免日三省,是圣未妨時一中。
物外禽魚相爾汝,生前鳥兔幾西東。
誰云雙手都無用,自種山田歲便豐。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山中》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山中,已經將身心投入其中,卻發現念頭無法達到窮通之境。即使是愚昧的人也可以避免日常的三省(指自我反省、自我審問和自我檢查),而圣人也不妨礙時時刻刻沉浸于其中。山中的飛禽和游魚是你的伴侶,生前的鳥獸在東西兩方出沒。誰說雙手毫無用處?自己種植的山田每年都豐收。
詩意:
《山中》描繪了作者身處山中的生活情景。詩人通過山中的寧靜環境,表達了他對世俗煩惱的超越和內心的寧靜。他認為,即使是愚昧的人也能夠避免繁瑣的瑣事,而真正的圣人可以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內心的寧靜。詩人通過描述山中的自然景物,強調了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受,以及自然界中萬物相互依存的平衡。最后,詩人以自己種植山田的豐收來表達自己在山中的滿足和自給自足的生活。
賞析:
《山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生活的寧靜和自然之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繁雜世俗的超越與追求內心平靜的愿望。詩中反映了詩人對山中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界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對自給自足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態度,展現了宋代文人崇尚山水田園生活的理想與情感。通過詩人對山中生活的贊美,詩詞向讀者傳遞了在紛繁喧囂的世界中尋求寧靜與自然的思考和追求。
“是圣未妨時一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山中
yǐ fù shēn xīn bì yì kōng, niàn tou liǎo bù dào qióng tōng.
已付身心畢意空,念頭了不到窮通。
jí yú níng miǎn rì sān xǐng, shì shèng wèi fáng shí yī zhōng.
即愚寧免日三省,是圣未妨時一中。
wù wài qín yú xiāng ěr rǔ, shēng qián niǎo tù jǐ xī dōng.
物外禽魚相爾汝,生前鳥兔幾西東。
shuí yún shuāng shǒu dōu wú yòng, zì zhǒng shān tián suì biàn fēng.
誰云雙手都無用,自種山田歲便豐。
“是圣未妨時一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