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出岫懶於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心出岫懶於云”全詩
五柳當門陶令宅,百梅共塢老逋墳。
山雖甚淺略堪隱,硯不能靈并可焚。
我亦平生輕俗子,向來魚鳥自同群。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山中》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無心出岫懶於云,
生死交情一付君。
五柳當門陶令宅,
百梅共塢老逋墳。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方岳對山中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愿意離開山中的心情,他無心追逐出山,寧愿懶散地在云中度過時光。詩人將自己與山水自然融為一體,形成了一種生死交情,將山中的景物視作自己的知己。
詩中提到了五柳和陶令宅,五柳可能指的是附近山中的柳樹,而陶令宅可能是指陶淵明的住所。這些景物象征著山中的寧靜和美好,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對山中生活的向往。
百梅共塢老逋墳,表達了山中的百梅花與寂寞的逋墳相共存的景象。百梅花盛開在山中的廢棄墓地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景象反映了山中的幽靜和寂寞,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詩中還提到山雖甚淺略堪隱,硯不能靈并可焚。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山的理解和感悟。雖然山勢不高,但足夠隱蔽身形。硯石雖然不能有靈性,但可以被焚燒。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身的反思,他平生淡泊名利,不愿隨波逐流。
最后兩句“我亦平生輕俗子,向來魚鳥自同群”,詩人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他將自己比作魚鳥,與他們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與眾不同。
總的來說,《山中》這首詩詞通過對山中生活的贊美和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追求心靈安寧的向往。詩中以山為背景,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對塵世煩惱的超脫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這首詩詞充滿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給人以深思和感悟。
“無心出岫懶於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山中
wú xīn chū xiù lǎn yú yún, shēng sǐ jiāo qíng yī fù jūn.
無心出岫懶於云,生死交情一付君。
wǔ liǔ dāng mén táo lìng zhái, bǎi méi gòng wù lǎo bū fén.
五柳當門陶令宅,百梅共塢老逋墳。
shān suī shén qiǎn lüè kān yǐn, yàn bù néng líng bìng kě fén.
山雖甚淺略堪隱,硯不能靈并可焚。
wǒ yì píng shēng qīng sú zǐ, xiàng lái yú niǎo zì tóng qún.
我亦平生輕俗子,向來魚鳥自同群。
“無心出岫懶於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