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於傳懶我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吾於傳懶我癖”全詩
春水白鷗多載酒,夕陽黃犢飽看山。
老吾於傳懶我癖,之子有詩忙是閒。
四海流傳如見問,為言飛鳥倦知還。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山行》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山行》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譯文:
聲名空自落人間,
要是龍鱗不可攀。
春水白鷗多載酒,
夕陽黃犢飽看山。
老吾於傳懶我癖,
之子有詩忙是閑。
四海流傳如見問,
為言飛鳥倦知還。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方岳對于名利的看法以及對山行的熱愛。第一句表明作者認為聲名虛無,只有龍鱗才是無法觸及的。接下來兩句描述了春水中白鷗載滿了酒,夕陽下黃牛吃飽了草,這是在描繪山行時的美好景色。接下來兩句表達了作者年老的態度,他懶于傳承,但他的子嗣卻忙于創作詩歌。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詩作能夠在四海流傳,被人們珍視,就像疲倦的飛鳥終會回歸。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行的美景,并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漠態度。山行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修身養性之法,作者通過描繪春水、白鷗、夕陽、黃牛等景物,展示了山行的寧靜和美好。詩中的“聲名空自落人間,要是龍鱗不可攀”表達了作者對于虛名的看法,認為真正的財富和價值是無法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的。而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在世間流傳,得到人們的欣賞和傳頌。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凝練地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和對詩歌的追求,給人以深思。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山行和名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心追求和生命價值的思考,以及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和期望。
“老吾於傳懶我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xíng
山行
shēng míng kōng zì luò rén jiān, yào shì lóng lín bù kě pān.
聲名空自落人間,要是龍鱗不可攀。
chūn shuǐ bái ōu duō zài jiǔ, xī yáng huáng dú bǎo kàn shān.
春水白鷗多載酒,夕陽黃犢飽看山。
lǎo wú yú chuán lǎn wǒ pǐ, zhī zǐ yǒu shī máng shì xián.
老吾於傳懶我癖,之子有詩忙是閒。
sì hǎi liú chuán rú jiàn wèn, wèi yán fēi niǎo juàn zhī hái.
四海流傳如見問,為言飛鳥倦知還。
“老吾於傳懶我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