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與之愚竟不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與之愚竟不移”全詩
拙於生事可無粥,工乃窮人賴有詩。
只恁麼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鬢成絲。
寒欺雪屋青燈夜,六十猶癡始是癡。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春日雜興》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春日雜興》
作者:方岳(宋代)
詩意和賞析:
《春日雜興》是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述春日景象和自身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開篇寫道:“天與之愚竟不移”,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愚笨和遲鈍,認為無論天地如何變化,他的愚笨本質卻始終如一。接著描述了“經年兀兀槿花籬”,描繪了幾年來茂盛的槿花籬,與作者自身的拙笨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里的槿花籬象征著世間美好和生機,而作者則感到自己在生活中無法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接下來的兩句“拙於生事可無粥,工乃窮人賴有詩”,表達了作者自己不善于處理瑣事和務實的生活,但卻能依靠詩歌來尋求精神上的滿足。這里作者以自己為例,將才子的境遇與窮人的處境進行對比,強調了詩歌在貧寒中的重要性。詩歌成為了窮人們精神寄托和生活慰藉的源泉。
隨后的兩句“只恁麼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鬢成絲”,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世的無奈和對時光的感慨。作者感嘆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游離的身份,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屬和定位,時間的流逝使他的鬢發逐漸變白,顯示出歲月的無情和時間的磨礪。
最后兩句“寒欺雪屋青燈夜,六十猶癡始是癡”,通過描繪冬夜中雪屋中的青燈映照,表達了作者年過六旬卻仍然固執地保持自己的癡迷和執著。這里的“癡”既指詩人對詩歌的癡迷,也可以理解為對生活的固執和堅持。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通過描繪春日景象和自身的心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生活瑣碎和自身才情的感慨與反思,具有深刻的詩意和哲理性。
“天與之愚竟不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zá xìng
春日雜興
tiān yǔ zhī yú jìng bù yí, jīng nián wù wù jǐn huā lí.
天與之愚竟不移,經年兀兀槿花籬。
zhuō yú shēng shì kě wú zhōu, gōng nǎi qióng rén lài yǒu shī.
拙於生事可無粥,工乃窮人賴有詩。
zhǐ nèn mó xiū shēn shì kè, zhī hé yǐ gù bìn chéng sī.
只恁麼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鬢成絲。
hán qī xuě wū qīng dēng yè, liù shí yóu chī shǐ shì chī.
寒欺雪屋青燈夜,六十猶癡始是癡。
“天與之愚竟不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