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嘆方拙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嘆方拙身”全詩
相逢灞浐間,親戚不相顧。
自嘆方拙身,忽隨輕薄倫。
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此中生白發,疾走亦未歇。
分類: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雜曲歌辭·灞上輕薄行》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灞上輕薄行》的中文譯文如下:
長安沒有悠閑的步伐,何況此時正值天色將暮。
在灞河和浐河相遇之處,親戚朋友卻互不相顧。
我自嘆身態粗俗,卻突然追隨輕薄的倫常。
常常擔心失去了本來的避諱,最終化為塵土的車轍。
在這個場所,我發白了頭發,即使奔跑也沒有停息過。
該詩詞以游子在長安的灞河和浐河之間的境遇作為題材,表達了他對于自己粗俗的身份和社會親戚朋友間的冷漠的感嘆。他在這個繁華都市中,追隨輕薄的潮流,擔心失去了自己原本的規矩和原則,最終被社會所磨滅,與他的家鄉和親人漸行漸遠。他發白了頭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艱辛,盡管不停地奔跑,卻沒有停息過。
這首詩詞具有濃郁的憂愁和對現實的思索。作者通過詩中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傳遞出對社會的冷漠和浮躁的不滿,以及游子身份的無奈和失落。通過對自身的反思和對世態炎涼的描述,表達了對于價值觀和傳統道德的憂慮和擔心。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孟郊對于現實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反思。
“自嘆方拙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bà shàng qīng bó xíng
雜曲歌辭·灞上輕薄行
cháng ān wú huǎn bù, kuàng zhí tiān jǐng mù.
長安無緩步,況值天景暮。
xiāng féng bà chǎn jiān, qīn qī bù xiāng gù.
相逢灞浐間,親戚不相顧。
zì tàn fāng zhuō shēn, hū suí qīng bó lún.
自嘆方拙身,忽隨輕薄倫。
cháng kǒng shī suǒ bì, huà wéi chē zhé chén.
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cǐ zhōng shēng bái fà, jí zǒu yì wèi xiē.
此中生白發,疾走亦未歇。
“自嘆方拙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