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木上蒼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木上蒼冥”全詩
雁隨秋到早,山入市來青。
投老余漁具,能詩例鶴形。
發根風露入,肺渴喜初醒。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唐律十首》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律十首》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木上蒼冥,
行藏只草亭。
雁隨秋到早,
山入市來青。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云和樹木的蒼茫景象。行走的人只能在草亭中尋得遮蔽。雁群在秋天早早地歸來,山脈的青翠融入市區的景色之中。
投老余漁具,
能詩例鶴形。
發根風露入,
肺渴喜初醒。
詩人表達了自己投老余漁具的心態,意味著他放下了日常瑣事,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寫詩。他的詩作能夠像鶴一樣展現高雅的風姿。他的創作靈感扎根于大自然的風露之中,滋養著他的創作,就像干渴的肺腑得到了滋潤,喜悅重生。
這首詩通過對大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他放下塵世瑣事,專注于寫作,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創作出優美的詩歌作品。同時,詩人也借助自然景物的形象,抒發了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興奮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于生活的思考,展現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詩歌藝術的追求。
“云木上蒼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lǜ shí shǒu
唐律十首
yún mù shàng cāng míng, xíng cáng zhǐ cǎo tíng.
云木上蒼冥,行藏只草亭。
yàn suí qiū dào zǎo, shān rù shì lái qīng.
雁隨秋到早,山入市來青。
tóu lǎo yú yú jù, néng shī lì hè xíng.
投老余漁具,能詩例鶴形。
fā gēn fēng lù rù, fèi kě xǐ chū xǐng.
發根風露入,肺渴喜初醒。
“云木上蒼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