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鋤蔬甲亦妨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鋤蔬甲亦妨閒”全詩
今日偶來僧卻在,共煎茶吃話廬山。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暑不雜興》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暑不雜興》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夏日不適合從事瑣事,即便是鋤地耕種也會妨礙休閑,我長久以來一直在溪云中往返。如今我偶然來到僧人的住處,我們一起煮茶,分享廬山的談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烈日炎炎的夏季的厭倦之情。作者在這個炎熱的季節里不愿意從事繁瑣的事務,而是喜歡在清涼的溪邊漫步。詩中還表現了作者與僧人的友情和共同的興趣,他們一起品茶、聊天,分享對廬山的感悟。
賞析:
《暑不雜興》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夏日炎熱的厭倦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追求。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傳達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夏日的炎熱使得作者不想從事繁瑣的勞作,而選擇了與大自然親近,與僧人共同品茶、聊天,以此來消遣時光。
詩中的"溪云"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山澗中蒸騰起的霧氣或云霧,暗示了一幅清涼、宜人的畫面。同時,詩中的"茶"和"廬山"也是詩人心靈的寄托,茶具有獨特的清香和味道,象征著寧靜和心靈的凈化,而廬山則代表著高遠、宏偉的自然景觀,與作者追求自由舒適的心態相呼應。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為題材,含蓄地表達了對繁忙的世俗生活的厭倦,以及對自然、友情和心靈寧靜的追求。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詩人展示了對清涼、宜人環境的向往,呈現出一種詩意深遠的意境。
“只鋤蔬甲亦妨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ǔ bù zá xìng
暑不雜興
zhǐ chú shū jiǎ yì fáng xián, jiǔ yǔ xī yún duàn wǎng huán.
只鋤蔬甲亦妨閒,久與溪云斷往還。
jīn rì ǒu lái sēng què zài, gòng jiān chá chī huà lú shān.
今日偶來僧卻在,共煎茶吃話廬山。
“只鋤蔬甲亦妨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