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杓有銅花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鸕鶿杓有銅花綠”全詩
當涂月擬中秋見,建鄴水仍江上寒。
與世不供三笑別,暮年轉覺四并難。
鸕鶿杓有銅花綠,最負今宵白玉盤。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中秋》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秋》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秋的早晨,我已經起床,進入云堂,孤單一人。疾病使我無法去喜歡法喜的地方,這種病態是毫無道理的。我想在當涂月亮下與你相見,仿佛是在中秋之夜;但是,建鄴的水依然冷冽,江上的寒意依然存在。
我與這個世界無緣,無法分享歡笑與分別,而晚年轉瞬即逝,我覺得生活變得更加困難。鸕鶿和杓子上有銅花綠,這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今晚,就像是一張白玉盤子承載著中秋的祝福和美好。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病中的詩人,他孤獨地面對著世界,無法參與喜悅與別離。他向往中秋之夜,但現實卻讓他感到失落和孤寂。詩中的鸕鶿和杓子上的銅花綠是景物的象征,也是詩人心中最美好的回憶。整首詩以中秋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無奈,以及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和珍惜。
這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苦悶。同時,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無奈也使這首詩具有了普世性的共鳴。詩詞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巧妙地傳遞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鸕鶿杓有銅花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qiū
中秋
xiǎo rù yún táng yǐ qǐ dān, bìng liú fǎ xǐ tài wú duān.
曉入云堂已起單,病留法喜太無端。
dāng tú yuè nǐ zhōng qiū jiàn, jiàn yè shuǐ réng jiāng shàng hán.
當涂月擬中秋見,建鄴水仍江上寒。
yǔ shì bù gōng sān xiào bié, mù nián zhuǎn jué sì bìng nán.
與世不供三笑別,暮年轉覺四并難。
lú cí biāo yǒu tóng huā lǜ, zuì fù jīn xiāo bái yù pán.
鸕鶿杓有銅花綠,最負今宵白玉盤。
“鸕鶿杓有銅花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