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策疲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惆悵策疲馬”全詩
昨東今又西,冉冉長路岐。
歲晚樹無葉,夜寒霜滿枝。
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
分類:
《自淮中卻赴洛途中作》歐陽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淮中卻赴洛途中作》
朝代:唐代
作者:歐陽詹
惆悵策疲馬,孤蓬被風吹。
昨東今又西,冉冉長路岐。
歲晚樹無葉,夜寒霜滿枝。
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
詩詞的中文譯文:
感到無奈地策疲憊的馬匹,孤獨的蓬草被風吹散。
昨天向東,今天又向西,漫長的道路分叉交錯。
歲月已晚,樹木上無葉,夜晚寒冷,霜凍覆滿枝條。
旅途中的人常感苦辛,而冥冥之中的天空又知曉何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旅途中的孤獨和困苦的景象。詩人歐陽詹在淮中駐扎之后,卻又要離開前往洛陽,他感到策馬疲憊無力,孤獨的蓬草被風吹散,象征著他的孤獨和無助。
詩中的"昨東今又西,冉冉長路岐"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他不斷地改變方向,長路上充滿了分岔和選擇,暗示著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搖擺和艱難。
"歲晚樹無葉,夜寒霜滿枝"描繪了冬天的景象,寒冷的夜晚,光禿的樹枝上覆滿了霜凍。這種凄涼的景象與詩人內心的寂寞和苦楚相呼應,強化了詩詞中的憂傷情緒。
最后兩句"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艱辛和孤獨,他的辛苦往往被天空所忽視。這種對命運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內心體驗。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困苦,形象地描繪了冷寂的冬天和漫長的道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上充滿了憂傷和孤獨的情緒,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觸動。
“惆悵策疲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huái zhōng què fù luò tú zhōng zuò
自淮中卻赴洛途中作
chóu chàng cè pí mǎ, gū péng bèi fēng chuī.
惆悵策疲馬,孤蓬被風吹。
zuó dōng jīn yòu xī, rǎn rǎn cháng lù qí.
昨東今又西,冉冉長路岐。
suì wǎn shù wú yè, yè hán shuāng mǎn zhī.
歲晚樹無葉,夜寒霜滿枝。
lǚ rén héng kǔ xīn, míng mò tiān hé zhī.
旅人恒苦辛,冥寞天何知。
“惆悵策疲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