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齋眠聽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齋眠聽雨”全詩
門寂山相對,身閒鳥不猜。
客應嫌酒盡,花卻為詩開。
莫下簾尤好,恐好云徃來。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聽雨》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雨》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齋里我躺著聽雨聲,
夢中裹著長青苔。
門外寂靜山巒相對,
我安閑身心鳥兒無需猜。
客人應該會抱怨酒已喝完,
但花兒卻為了詩而盛開。
最好不要拉下窗簾,
怕美麗的云朵離去。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在竹齋中靜聽雨聲的心境。詩中描繪了竹齋中的安靜與寧靜,以及山巒的對峙,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詩人融入自然,與鳥兒一樣自由自在,不被世俗的煩惱所困擾。雖然客人可能會抱怨酒喝光了,但詩人卻能從花開的美景中獲得靈感,創作出美麗的詩篇。詩人希望窗簾不要拉下,不希望錯過美麗的云朵。
賞析:
《聽雨》通過描繪竹齋中聽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詩中的竹齋象征了清凈和避世,雨聲則是大自然的音樂,讓人心曠神怡。詩人借助竹齋聽雨的意境,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他身心安閑,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被塵世的紛擾所困擾。同時,詩中還展現了詩人的創作情趣,他通過欣賞花開的美景,從中獲取靈感,以詩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思。最后一句"莫下簾尤好,恐好云徃來"表達了詩人的留戀之情,他希望能夠一直欣賞到美麗的云朵,不愿錯過任何一刻的美好。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對寧靜自在的追求以及對美好事物的珍視,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清新意境。
“竹齋眠聽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yǔ
聽雨
zhú zhāi mián tīng yǔ, mèng guǒ cháng qīng tái.
竹齋眠聽雨,夢裹長青苔。
mén jì shān xiāng duì, shēn xián niǎo bù cāi.
門寂山相對,身閒鳥不猜。
kè yīng xián jiǔ jǐn, huā què wèi shī kāi.
客應嫌酒盡,花卻為詩開。
mò xià lián yóu hǎo, kǒng hǎo yún wǎng lái.
莫下簾尤好,恐好云徃來。
“竹齋眠聽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