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茅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南有茅廬”全詩
向來阿房賦,誰奏明光宮。
長江一帆雨,半世雙鬢蓬。
酒邊得吾子,擘蟹談秋風。
江南有茅廬,冊色相迎逢。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酬季兄》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酬季兄》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嗟哉蠹書魚,生死文字中。
向來阿房賦,誰奏明光宮。
長江一帆雨,半世雙鬢蓬。
酒邊得吾子,擘蟹談秋風。
江南有茅廬,冊色相迎逢。
譯文:
唉呀,蛀書的魚啊,在生死之間的文字中。
歷來的阿房賦,誰奏明光宮?
長江一帆雨,半生雙鬢蓬松。
在酒旁得到我的朋友,一邊品嘗蟹肉一邊談論秋風。
江南有一座茅廬,紅塵相遇相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文字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開頭的"嗟哉蠹書魚,生死文字中"意味著文字的重要性,文字像魚一樣在生死之間游動,具有永恒的價值。通過提到歷來的阿房賦和明光宮,作者暗示了文字的傳承和歷史的延續。
接著,詩中描繪了長江上帆影和雨,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半世雙鬢蓬"表達了歲月的痕跡和人生的經歷。然而,在酒邊得到真誠朋友的陪伴,作者可以盡情暢談,品味蟹肉,感受秋風,這是一種對生活中美好時光的頌揚和珍惜。
最后兩句"江南有茅廬,冊色相迎逢",描述了江南的茅廬,它樸實而溫馨。"冊色相迎逢"意味著紅塵中的相遇和人們相互歡迎,展現了人情世故的溫暖和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通過對文字、歷史、人生和友情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字永恒價值的思考,對于人生變遷和友情的感慨,以及對純樸生活的向往。它既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懷與境遇,又抒發了個人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江南有茅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jì xiōng
次韻酬季兄
jiē zāi dù shū yú, shēng sǐ wén zì zhōng.
嗟哉蠹書魚,生死文字中。
xiàng lái ē páng fù, shuí zòu míng guāng gōng.
向來阿房賦,誰奏明光宮。
cháng jiāng yī fān yǔ, bàn shì shuāng bìn péng.
長江一帆雨,半世雙鬢蓬。
jiǔ biān dé wú zi, bāi xiè tán qiū fēng.
酒邊得吾子,擘蟹談秋風。
jiāng nán yǒu máo lú, cè sè xiàng yíng féng.
江南有茅廬,冊色相迎逢。
“江南有茅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