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解芬芳霰雪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解芬芳霰雪晨”全詩
紅菡萏肥如欲焰,綠玲瓏卷過于春。
化工有意憐丘壑,老我無詩泣鬼神。
待喚麯生相暖熟,雨晴禽哢是歌唇。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紅蕉》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紅蕉》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蕉的香氣摻雜著山花和山草,誰能領略到那芬芳飄灑在霜雪晨曦中的美麗。紅色的蓮花肥厚得像要燃燒起來,綠色的蓮蓬盤旋繞過春季。化工之人有意憐憫著山丘和壑谷,而我這個老人卻無法用詩句來表達內心的哀傷,只能默默地流淚喚麥發酵,希望酒能變得溫暖而成熟。雨過天晴時,鳥兒高唱,歌聲如唇舌般動聽。
詩詞《次韻紅蕉》以山花、山草和紅蕉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自己創作能力的無奈。詩中描繪了紅蕉的香氣和蓮花的美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感受。詩人借用化工、麥芽發酵的意象,表達了自己對山丘和壑谷的憐憫之情以及對自己無法創作出滿意詩篇的悲傷。最后,詩人通過描繪雨過天晴時鳥兒的歌唱,展示了自然界的喜悅和美好。
這首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熱愛。同時,詩人通過對自己創作能力的反思和自省,表達了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和無奈。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誰解芬芳霰雪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óng jiāo
次韻紅蕉
shān huā shān cǎo zá qián chén, shuí jiě fēn fāng sǎn xuě chén.
山花山草雜前陳,誰解芬芳霰雪晨。
hóng hàn dàn féi rú yù yàn, lǜ líng lóng juǎn guò yú chūn.
紅菡萏肥如欲焰,綠玲瓏卷過于春。
huà gōng yǒu yì lián qiū hè, lǎo wǒ wú shī qì guǐ shén.
化工有意憐丘壑,老我無詩泣鬼神。
dài huàn qū shēng xiàng nuǎn shú, yǔ qíng qín lòng shì gē chún.
待喚麯生相暖熟,雨晴禽哢是歌唇。
“誰解芬芳霰雪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