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風雨入詩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更風雨入詩來”全詩
一道香煙隨牒去,五更風雨入詩來。
雪燈字暗心猶在,霜葉衫枯首獨回。
氣格老蒼能過我,柴門不厭為君開。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劉簿禱雨西峰》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劉簿禱雨西峰》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愛民端與共胞胎,
消得黃金為筑臺。
一道香煙隨牒去,
五更風雨入詩來。
雪燈字暗心猶在,
霜葉衫枯首獨回。
氣格老蒼能過我,
柴門不厭為君開。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方岳對人民的關愛和對國家的祝福之情。他希望人民的安寧和幸福能夠與自己息息相連,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努力為人民建設美好的社會。詩人借助雨水的隱喻,抒發了自己對社會變革的期望和對國家發展的祈愿。他以自然現象中的雨水和風雨來象征著社會的變遷和風雨的考驗,表達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切之情。
賞析:
這首詩在表達作者對人民的關愛和對國家的祝福時,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手法。詩中的黃金和筑臺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安寧,而香煙、雪燈、霜葉等景物則代表了人民的心愿和情感。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物的變化和存在,抒發了自己對社會變革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詩中的"五更風雨入詩來"表達了詩人在深夜聽風雨聲時,思考社會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情感。他以雨水的洗禮和風雨的打擊來象征社會的考驗和個人的磨礪,表達了他對人民和國家的關切之情。
最后兩句"氣格老蒼能過我,柴門不厭為君開"表現了詩人愿意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和奉獻精神。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來服務于社會和人民,表達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追求。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社會變遷的暗示,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關懷和對國家發展的期望。同時,詩中融入了個人的情感和對社會責任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的高尚情操和為人民付出的精神追求。
“五更風雨入詩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iú bù dǎo yǔ xī fēng
次韻劉簿禱雨西峰
ài mín duān yǔ gòng bāo tāi, xiāo de huáng jīn wèi zhù tái.
愛民端與共胞胎,消得黃金為筑臺。
yī dào xiāng yān suí dié qù, wǔ gēng fēng yǔ rù shī lái.
一道香煙隨牒去,五更風雨入詩來。
xuě dēng zì àn xīn yóu zài, shuāng yè shān kū shǒu dú huí.
雪燈字暗心猶在,霜葉衫枯首獨回。
qì gé lǎo cāng néng guò wǒ, zhài mén bù yàn wèi jūn kāi.
氣格老蒼能過我,柴門不厭為君開。
“五更風雨入詩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