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得言外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遽得言外意”全詩
唯有松下風,領略時一至。
邇來風亦無,抱甕豈得已。
賴有大夫公,入山喚龍起。
鐵笛橫秋潭,山骨冰詩髓。
歸來白云篇,出語更清駛。
自非境中人,其孰能與此。
吾等才噲伍,君才與丕倍。
一聞老農言,遽得言外意。
徑煩寫呈佛,十年亦中歲。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答費宰》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費宰》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野人的簡樸生活和他在自然中感受風的美妙。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文關懷的思考。
詩中描述了野人的生活十分樸素,他只有一些簡單的糧食存貨,但他卻能夠在松樹下感受到風的美妙,享受到時光的流轉。然而近來風也停止了,他無法再感受到風的存在,感到有些遺憾。幸好有一位大夫公來到山中喚醒了沉睡的龍,仿佛為他帶來了風的回歸。
詩人進一步運用鐵笛的形象和秋潭的景物來描繪自然之美。鐵笛橫臥在秋潭上,映襯出山巒的輪廓,冰冷的山骨仿佛凝結了詩的精髓。歸來后,詩人寫下了一篇白云篇,他的言辭更加清晰流暢,似乎受到了自然的啟發。他認為非常有幸能夠有這樣的感悟和體驗,普通的人難以與之相比。詩人自謙說他們的才華只是塵埃,而費宰的才華則是如此的卓越,超越了常人。
最后,詩人提到了自己十年的修行和自省。他煩惱于如何將自己的思考和領悟呈現給佛陀,以求得更高層次的領悟。詩人認識到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對于一個修行者來說,時間的流轉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煉和境界的提升。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和感悟。通過描繪野人的生活和自然景物的美麗,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文的關懷。詩中流露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修行境界的追求,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我境界的深刻思考。整首詩意蘊含豐富,讀來讓人心生共鳴,引人深思。
“遽得言外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fèi zǎi
答費宰
yě rén zhuō shēng shì, píng sù gài wú jǐ.
野人拙生事,瓶粟蓋無幾。
wéi yǒu sōng xià fēng, lǐng lüè shí yī zhì.
唯有松下風,領略時一至。
ěr lái fēng yì wú, bào wèng qǐ dé yǐ.
邇來風亦無,抱甕豈得已。
lài yǒu dài fū gōng, rù shān huàn lóng qǐ.
賴有大夫公,入山喚龍起。
tiě dí héng qiū tán, shān gǔ bīng shī suǐ.
鐵笛橫秋潭,山骨冰詩髓。
guī lái bái yún piān, chū yǔ gèng qīng shǐ.
歸來白云篇,出語更清駛。
zì fēi jìng zhōng rén, qí shú néng yǔ cǐ.
自非境中人,其孰能與此。
wú děng cái kuài wǔ, jūn cái yǔ pī bèi.
吾等才噲伍,君才與丕倍。
yī wén lǎo nóng yán, jù dé yán wài yì.
一聞老農言,遽得言外意。
jìng fán xiě chéng fú, shí nián yì zhōng suì.
徑煩寫呈佛,十年亦中歲。
“遽得言外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