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訪龜蒙前杞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訪龜蒙前杞菊”全詩
傍船沓有能言鴨,舉網今無巨口鱸。
欲訪龜蒙前杞菊。
誰憐麋鹿舊姑蘇。
一尊重酹沙頭月,物色分流到我無。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過吳江》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吳江》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吳江為背景,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文風情的感慨和思索。
詩詞的中文譯文:
風從吳江借來了十幅蒲席,
春天的憂愁在煙蕪之間漫延。
船邊有一只能言之鴨,
如今江中的巨口鱸魚已不再見。
我想去探訪那隱藏在蒙山前的杞菊,
誰會同情那古老的姑蘇城中的麋鹿。
在沙頭月下,我舉起酒杯表示敬意,
物色著分流到我這里的各種奇珍異寶。
詩意和賞析:
《過吳江》以吳江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背景,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思索展現了作者對江南水鄉的獨特感受和思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吳江的景色,借助風,作者得到了十幅蒲席,暗示了吳江地區水鄉的獨特韻味。接著,作者表達了在春天煙蕪之間的憂愁,這種憂愁可能是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寫了一只能言之鴨和江中巨口鱸魚的消失。這種描寫暗含了對自然環境變遷的感慨,也可理解為人事變遷對自然生態的影響。接下來,作者表達了對隱藏在蒙山前的杞菊的向往,寄托了對古老文化的敬仰和對傳統之美的追求。
詩的最后兩句以沙頭月下為背景,作者舉起酒杯表示敬意,同時表達了對分流到他這里的各種奇珍異寶的欣賞和珍視。這里的物色分流可以理解為對各種美好事物的匯聚和珍藏,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人生經歷的總結和體悟。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含蓄的意境和深邃的思索,展現了作者對江南水鄉自然景色和人文風情的感慨和反思。它通過對具體景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表達了對自然、傳統和人生的關注和思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啟迪。
“欲訪龜蒙前杞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ú jiāng
過吳江
fēng jiè wú sōng shí fú pú, chūn chóu miǎo miǎo jì yān wú.
風借吳松十幅蒲,春愁渺渺際煙蕪。
bàng chuán dá yǒu néng yán yā, jǔ wǎng jīn wú jù kǒu lú.
傍船沓有能言鴨,舉網今無巨口鱸。
yù fǎng guī méng qián qǐ jú.
欲訪龜蒙前杞菊。
shuí lián mí lù jiù gū sū.
誰憐麋鹿舊姑蘇。
yī zūn zhòng lèi shā tóu yuè, wù sè fēn liú dào wǒ wú.
一尊重酹沙頭月,物色分流到我無。
“欲訪龜蒙前杞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