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紅接紫自年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掇紅接紫自年年”全詩
顛風稗子僧成佛,白日燦柯人詐仙。
半霎時移愚智性,一丸泥奪化工權。
可憐人自生荊棘,卻變初心失本然。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接花》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接花》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以花卉為主題,通過描繪花朵的變化和人們對花朵的態度,表達了對人性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譯文:
楚籜和刀杜雨在春雨中齊放,
采集紅花和紫花,年復一年。
顛倒的風會使稗子僧成為佛,
白天明亮的光芒將人欺騙成仙。
短暫的時間可以改變愚昧和智慧,
一粒泥土可以奪取化工的權力。
可憐的人自己生長了荊棘,
同時變得迷失初心,離本真遠去。
賞析:
這首詩以精練的語言和獨特的比喻手法,表現了人性的復雜性和人生的無常。首先,詩人通過描繪楚籜和刀杜雨的盛放,以及不同顏色的花朵的采集,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變化。花朵的開放和凋謝象征著生命的起伏和無常,傳遞了一種深邃的哲理。
接著,詩中出現了風、稗子僧和光芒等意象,通過將自然界的現象與人性相結合,揭示了人們的追求和欺騙。風的顛倒使得本來愚昧的稗子僧成佛,光芒的欺騙使人誤以為自己成了仙人。這種對人性的諷刺暗示了人們常常被表面的現象所蒙蔽,對真相產生誤解,從而迷失自己的本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述時間的短暫和泥土的微小,展示了智慧和權力的相對性。時間的短暫使得愚昧和智慧可以在瞬間轉變,而微小的泥土卻能奪取化工的權力,暗示了智慧和權力的相對脆弱性。這種對權力和智慧的觀察,呼應了人性的善惡與權謀的復雜關系。
最后,詩人以“可憐人自生荊棘”和“變得迷失初心,離本真遠去”作結,表達了對人性的同情和對人生迷茫的思考。人們自身創造了困擾自己的困難和障礙,同時也離開了最初的本心,遠離了自己最真實的樣子。這種對人性的反思,呼喚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并找回最初的初心。
總之,《接花》通過花朵的變化和人們的態度,以及對人性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人性復雜性的感慨。詩中的比喻手法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的內心相結合,展示了詩人對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洞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掇紅接紫自年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ē huā
接花
chǔ tuò bìng dāo dù yǔ qián, duō hóng jiē zǐ zì nián nián.
楚籜并刀杜雨前,掇紅接紫自年年。
diān fēng bài zǐ sēng chéng fó, bái rì càn kē rén zhà xiān.
顛風稗子僧成佛,白日燦柯人詐仙。
bàn shà shí yí yú zhì xìng, yī wán ní duó huà gōng quán.
半霎時移愚智性,一丸泥奪化工權。
kě lián rén zì shēng jīng jí, què biàn chū xīn shī běn rán.
可憐人自生荊棘,卻變初心失本然。
“掇紅接紫自年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