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皮溜雨凍不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皮溜雨凍不解”全詩
銷瓊融玉夜色凝,赑屃穹林矗僵立。
鮫人淚滴珊瑚枝,通身擎出青琉璃。
霜皮溜雨凍不解,無人報與春風知。
曉光穿漏晴相射,銳士銜枚甲初卸。
山人不讀五行書,未省木冰吁可怕。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木稼》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木稼》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詩詞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春日里的一系列景象,通過獨特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傳達出深厚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日電光飛霹靂,
元日奇寒雪盈尺。
銷瓊融玉夜色凝,
赑屃穹林矗僵立。
鮫人淚滴珊瑚枝,
通身擎出青琉璃。
霜皮溜雨凍不解,
無人報與春風知。
曉光穿漏晴相射,
銳士銜枚甲初卸。
山人不讀五行書,
未省木冰吁可怕。
詩意和賞析:
《木稼》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描寫,展示了春日的景象和自然的變化,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詩的開頭以電光飛霹靂、元日奇寒雪盈尺為描寫,通過形容春日的雷電和寒冷的元旦雪,展示了春季天氣的變幻和威力。接著,作者運用銷瓊融玉、夜色凝等形容詞,將夜晚的景色描繪得凝重而華美,使讀者感受到春夜的神秘和美妙。
隨后的赑屃穹林矗僵立一句,描繪了高大的松樹林立的景象,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鮫人淚滴珊瑚枝,通身擎出青琉璃這兩句,運用了神話傳說中的形象,將淚珠和珊瑚枝相聯系,形容春雨的細膩和寶貴,增添了詩意的華麗和神秘感。
接下來的霜皮溜雨凍不解,無人報與春風知,通過形容春雨中的冰凍和春風的溫暖,表現了自然界的冷暖交替,以及人們對這種變化的無奈和不解。
最后兩句曉光穿漏晴相射,銳士銜枚甲初卸,山人不讀五行書,未省木冰吁可怕,通過形容早晨的陽光穿透云層,銳利的光線照射下,勇士卸下身上的甲胄,表達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山人不讀五行書,未省木冰吁可怕,暗示了大自然中蘊含的危險和可怕之處,提醒人們要謙虛謹慎地面對自然。
總的來說,《木稼》以獨特的意象和形象化的描寫,通過對春日景象的抒發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思考,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力量。
“霜皮溜雨凍不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jià
木稼
chūn rì diàn guāng fēi pī lì, yuán rì qí hán xuě yíng chǐ.
春日電光飛霹靂,元日奇寒雪盈尺。
xiāo qióng róng yù yè sè níng, bì xì qióng lín chù jiāng lì.
銷瓊融玉夜色凝,赑屃穹林矗僵立。
jiāo rén lèi dī shān hú zhī, tōng shēn qíng chū qīng liú lí.
鮫人淚滴珊瑚枝,通身擎出青琉璃。
shuāng pí liū yǔ dòng bù jiě, wú rén bào yǔ chūn fēng zhī.
霜皮溜雨凍不解,無人報與春風知。
xiǎo guāng chuān lòu qíng xiāng shè, ruì shì xián méi jiǎ chū xiè.
曉光穿漏晴相射,銳士銜枚甲初卸。
shān rén bù dú wǔ xíng shū, wèi shěng mù bīng xū kě pà.
山人不讀五行書,未省木冰吁可怕。
“霜皮溜雨凍不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九蟹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