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碎珊瑚小作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擊碎珊瑚小作珠”全詩
羅襦襟解春蔥手,風露氣涼冰玉膚。
并世身名揚氏子,舊家門戶北村盧。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前淚濕無。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枇杷》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枇杷》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擊碎珊瑚小作珠,
鑄成金彈蜜相扶。
羅襦襟解春蔥手,
風露氣涼冰玉膚。
并世身名揚氏子,
舊家門戶北村盧。
知音未必能知味,
曾遣青前淚濕無。
詩意:
這首詩以枇杷為題材,通過描繪枇杷的形象和與人的關聯,表達了作者對家鄉、親情和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中既有對枇杷的形容,又有對自身身世和情感的傾訴,詩意深沉而感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對枇杷的獨特感受和情感體驗。第一句“擊碎珊瑚小作珠”,用珊瑚珠喻枇杷果實的珍貴和瑰麗,形象生動。第二句“鑄成金彈蜜相扶”,通過金彈蜜的形象,表達了枇杷果實的甜美和飽滿。
接下來的兩句“羅襦襟解春蔥手,風露氣涼冰玉膚”,以枇杷的清香和涼爽來形容作者解開衣襟的動作和感受,將枇杷與自身感官經驗相結合,加深了讀者對枇杷的感知。
詩的后半部分,“并世身名揚氏子,舊家門戶北村盧。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前淚濕無。”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親友的思念之情。作者身世顯赫,但他意識到真正的知音并不一定能夠真正理解他的內心感受,這使得他更加珍惜那些能夠理解他的人。
整首詩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枇杷的美好形象,通過對自身情感的表達,深化了詩的意境和主題。它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情感的思念,既有對親情的懷念,也有對友誼的珍視。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深情的筆墨,將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深深的感動和共鳴。
“擊碎珊瑚小作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 pá
枇杷
jī suì shān hú xiǎo zuò zhū, zhù chéng jīn dàn mì xiāng fú.
擊碎珊瑚小作珠,鑄成金彈蜜相扶。
luó rú jīn jiě chūn cōng shǒu, fēng lù qì liáng bīng yù fū.
羅襦襟解春蔥手,風露氣涼冰玉膚。
bìng shì shēn míng yáng shì zi, jiù jiā mén hù běi cūn lú.
并世身名揚氏子,舊家門戶北村盧。
zhī yīn wèi bì néng zhī wèi, céng qiǎn qīng qián lèi shī wú.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前淚濕無。
“擊碎珊瑚小作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