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爾清寒與世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爾清寒與世殊”全詩
晝長何似醒幽夢,碧玉壺深貯雪腴。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山居七詠·乳泉》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七詠·乳泉》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這首詩描繪了山居的寧靜與清幽之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正爾清寒與世殊,
地靈不受柳詩愚。
晝長何似醒幽夢,
碧玉壺深貯雪腴。
詩意:
這里的清寒與塵世格格不入,
大自然的靈性不受人世間的煩憂所困擾。
白天的長久仿佛從幽夢中醒來,
碧玉般的泉水深藏著純潔而肥沃的雪水。
賞析:
《山居七詠·乳泉》以山居之境為背景,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正爾清寒與世殊”描述了山居的清冷與與塵世的不同,強調了山中的寧靜與純凈。接著,作者提到“地靈不受柳詩愚”,表達了大自然的靈性超越了人類的才智與文學表達。接下來的兩句“晝長何似醒幽夢,碧玉壺深貯雪腴”則描繪了山泉的美景。作者以幽夢喻指白天的長久,突出了山居時光的寧靜和與塵世的區別。最后一句“碧玉壺深貯雪腴”形象地描繪了泉水清澈而純凈的特點,暗示了山泉中蘊藏著豐富的水源,象征著自然的恩賜和生機。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山居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深山幽谷、寧靜清涼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它展示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神奇,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俗、寧靜悠然的境界。
“正爾清寒與世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qī yǒng rǔ quán
山居七詠·乳泉
zhèng ěr qīng hán yǔ shì shū, dì líng bù shòu liǔ shī yú.
正爾清寒與世殊,地靈不受柳詩愚。
zhòu zhǎng hé sì xǐng yōu mèng, bì yù hú shēn zhù xuě yú.
晝長何似醒幽夢,碧玉壺深貯雪腴。
“正爾清寒與世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