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至今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家至今訛”全詩
兩蝸從小競,三家至今訛。
亦漫為官耳,其將奈若何。
豈關門戶事,翁已老漁蓑。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送石孫赴童科》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石孫赴童科》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石孫赴童科,
圣澤被卷阿。
髫童亦置科,
兩蝸從小競。
三家至今訛,
亦漫為官耳。
其將奈若何,
豈關門戶事。
翁已老漁蓑。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石孫前往童科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一幅童科赴試的場景,表達了對石孫的祝福和對他未來前程的思考。詩中呈現了一種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人生命運的沉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石孫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石孫的祝福和對他未來前程的思考。詩的開頭,詩人通過使用"圣澤被卷阿"的表述,既突出了石孫作為考生的重要性,也展示了童科考試的莊重和嚴肅。"髫童亦置科"一句,則以童科考試為背景,表達了年幼的童子們也在嚴肅對待科舉,以求獲得更好的前程。
接下來的兩句"兩蝸從小競,三家至今訛",則表明了童子們從小就開始競爭,但有時因為一些誤會而導致不公正。這種社會現象讓詩人感到不解和憂慮。"亦漫為官耳,其將奈若何"一句,表達了對石孫即將踏入官場的擔憂和疑惑,詩人思考著在這個復雜的官場環境中,石孫將如何應對和處理。
最后兩句"豈關門戶事,翁已老漁蓑"則是詩人的自省和人生思考。詩人認為,人生的成敗不應僅僅與門戶出身有關,而是應該注重個人的努力和品德。"翁已老漁蓑"則表明詩人自比為老漁夫,通過漁蓑象征平凡的生活和簡樸的品質,表達了對物質追求的淡泊態度,以及對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述童科赴試的場景,反映了當時科舉考試制度下的社會現象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石孫的祝福和對社會的憂慮。詩詞結構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語言含蓄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三家至今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í sūn fù tóng kē
送石孫赴童科
shèng zé bèi juàn ā, tiáo tóng yì zhì kē.
圣澤被卷阿,髫童亦置科。
liǎng wō cóng xiǎo jìng, sān jiā zhì jīn é.
兩蝸從小競,三家至今訛。
yì màn wèi guān ěr, qí jiāng nài ruò hé.
亦漫為官耳,其將奈若何。
qǐ guān mén hù shì, wēng yǐ lǎo yú suō.
豈關門戶事,翁已老漁蓑。
“三家至今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