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淡長疑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淡長疑雨”全詩
暝云延晚逕,秋蔓亞疏籬。
院靜涼於水,人閒瘦似詩。
移床眠對竹,莫與俗人知。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晚興》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興》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晚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淡長疑雨,
看山自捻髭。
暝云延晚逕,
秋蔓亞疏籬。
院靜涼於水,
人閒瘦似詩。
移床眠對竹,
莫與俗人知。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山、云、水、竹等元素,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境界。詩的第一句“山淡長疑雨”,表達了山的淡遠之感,仿佛山上飄著細雨,給人以迷離之感。這里的“長疑”形容了作者對于山中景象的疑惑和思索。
接著,詩中寫到自己看山時自然而然地捻起了胡須,這顯示了作者深入思考的狀態,山的景色讓他陷入了沉思之中。詩中的“捻髭”細膩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的深度。
第三、四句描述了暮色中的云和籬笆。暝云延伸到晚間的小路上,形成了一幅幽靜的景象。秋蔓亞疏籬,描繪了秋天蔓延的藤蔓順著籬笆生長,形成了一道亞疏的屏障。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寧靜、靜謐的感覺,與作者內心的思緒相呼應。
接下來的兩句“院靜涼於水,人閒瘦似詩”,表達了作者身處幽靜的庭院,感受到水的涼爽。同時,作者將自己比作瘦削的詩人,這里的“人閒瘦似詩”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超脫。
最后兩句“移床眠對竹,莫與俗人知”,描述了作者將床榻移到竹林中,與竹子為伴。這種選擇表明了作者追求獨立自在、遠離塵囂的心態。而“莫與俗人知”則表達了作者不愿與世俗之人分享自己的境界和感悟。
總的來說,《晚興》以細膩的描寫和雋永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追求。通過山、云、水、竹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這首詩給人以寧靜、深思和超然的感受,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山淡長疑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xìng
晚興
shān dàn zhǎng yí yǔ, kàn shān zì niǎn zī.
山淡長疑雨,看山自捻髭。
míng yún yán wǎn jìng, qiū màn yà shū lí.
暝云延晚逕,秋蔓亞疏籬。
yuàn jìng liáng yú shuǐ, rén xián shòu shì shī.
院靜涼於水,人閒瘦似詩。
yí chuáng mián duì zhú, mò yǔ sú rén zhī.
移床眠對竹,莫與俗人知。
“山淡長疑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