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空堂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今空堂云”全詩
山人乃爾昧,過眼風煙飄。
鷦鷯一枝足,不知有層霄。
我知古之人,千載俱寥寥。
寒棲訪精舍,野綠搖輕{左舟右召}。
一屏直聳聳,萬里直蕘蕘。
至今空堂云,巾屨遺高標。
笛聲橫者誰,有些不可招。
卻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瑤。
尚憐沈樂陽,燕雀空喧囂。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富貴不可預期,貧窮未必驕傲。
山中人如你,眼前風煙飄逝。
只有一只小鳥足夠,卻不知有更高的天堂。
我了解古人的境遇,千年過去已成稀罕。
我寒棲來訪精舍,野地上的青綠搖曳著舟。
一面屏風高高矗立,萬里云霞直插蒼穹。
至今空堂中卻有云,巾履遺留高遠之志。
笛聲橫掃誰能理解,有些音符無法招攬。
五百年后,容我摩挲著青瑤(琴)。
我仍懷念沈樂陽,燕雀不再喧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富貴和貧窮的不同態度,強調了山中人的淡泊和對世俗浮華的追求的無奈。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過去古人的思考,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現實的疑惑。他訪問精舍,感嘆人事已非,追尋高遠之志。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音樂藝術和文化傳承的關注,以及對過去杰出人物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山水意境和音樂藝術的形象,通過對富貴和貧窮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名利的淡然態度。他認為富貴無法預期,貧窮并不意味著驕傲。山中的人物視野狹窄,看到的都是瞬息即逝的風景和變幻莫測的人事,他們不知道更高的境界。詩人對古人的境遇有所了解,千年過去,古人的經歷早已變得稀罕。他自稱寒棲,表示自己與山中人物相似,追求高遠的志向。
詩中還描繪了精舍的景象,野地上的青綠搖曳著舟,屏風高高矗立,云霞直插蒼穹,表達了對高遠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詩人思考空堂中的云,以及留下來的巾履,表示對過去杰出人物的景仰和對高遠志向的堅守。詩末提到的笛聲和沈樂陽,表達了對音樂藝術和文化傳承的關注,并對沈樂陽的才華表示懷念。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音樂藝術為背景,通過對富貴、貧窮和古今人事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高遠志向和追求的渴望,同時對過去人物的敬仰和對現實的疑惑。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思想內涵,展示了方岳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至今空堂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yǐ huì ān zhēn jī jiàn jì zhě nǎi hán qī jīng shè shī yě yīn cì qí yùn
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
fù guì bù kě qī, pín jiàn wèi yì jiāo.
富貴不可期,貧賤未易驕。
shān rén nǎi ěr mèi, guò yǎn fēng yān piāo.
山人乃爾昧,過眼風煙飄。
jiāo liáo yī zhī zú, bù zhī yǒu céng xiāo.
鷦鷯一枝足,不知有層霄。
wǒ zhī gǔ zhī rén, qiān zǎi jù liáo liáo.
我知古之人,千載俱寥寥。
hán qī fǎng jīng shè, yě lǜ yáo qīng zuǒ zhōu yòu zhào.
寒棲訪精舍,野綠搖輕{左舟右召}。
yī píng zhí sǒng sǒng, wàn lǐ zhí ráo ráo.
一屏直聳聳,萬里直蕘蕘。
zhì jīn kōng táng yún, jīn jù yí gāo biāo.
至今空堂云,巾屨遺高標。
dí shēng héng zhě shuí, yǒu xiē bù kě zhāo.
笛聲橫者誰,有些不可招。
què hòu wǔ bǎi nián, róng wǒ mó qīng yáo.
卻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瑤。
shàng lián shěn lè yáng, yàn què kōng xuān xiāo.
尚憐沈樂陽,燕雀空喧囂。
“至今空堂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