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蹤跡已成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蹤跡已成陳”全詩
秋城一別芙蓉老,夜柝幾番楊柳新。
社燕欲歸仍擇木,佛霾不死每驚塵。
如聞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驕返只輪。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夢平山》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平山》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夢平山
擊楫濤江二十春,
平生蹤跡已成陳。
秋城一別芙蓉老,
夜柝幾番楊柳新。
社燕欲歸仍擇木,
佛霾不死每驚塵。
如聞露布今三捷,
莫遣天驕返只輪。
中文譯文:
在波濤洶涌的江水上航行了二十個春天,
一生的足跡已經成為過去。
與芙蓉姑娘告別的秋天已經過去,
夜晚的敲擊聲,楊柳又一次婆娑。
社鳥欲歸,依然選擇棲息在樹上,
佛家的煙霧未曾消散,每每驚擾塵埃。
仿佛聽到勝利的消息傳來三次,
不要讓天之驕子再次回到原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慨為主題,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人描述了自己在江水上航行了二十年,意味著他已經度過了二十個春秋,歲月如梭,時光飛逝。他的一生已經形成了既定的軌跡,成為過去的陳跡,時光無情地將他推向了現在的狀態。
詩中描繪了秋天離別的景象,芙蓉姑娘也已經老去,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夜晚的敲擊聲帶來了新的楊柳,以寓意新生與希望。
詩中提到的社鳥欲歸,選擇在樹上棲息,佛家的煙霧未散,每次都驚擾塵埃,折射出社會和宗教的現實。社鳥選擇歸巢,表明對歸宿的追求,而佛家的煙霧則象征著塵世的紛擾和煩惱,每次都會驚擾塵埃,使人難以超脫。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勝利的期待,仿佛聽到了勝利的消息傳來三次,希望不要讓那些驕傲自滿的人再回到原點,再次陷入無知和迷失之中。
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生和社會的觀察,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嘆,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期待,同時也對人們的心態和追求提出了深刻的思考。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富有意象的描寫,展示了宋代詩人方岳獨特的才華和思辨能力。
“平生蹤跡已成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píng shān
夢平山
jī jí tāo jiāng èr shí chūn, píng shēng zōng jī yǐ chéng chén.
擊楫濤江二十春,平生蹤跡已成陳。
qiū chéng yī bié fú róng lǎo, yè tuò jǐ fān yáng liǔ xīn.
秋城一別芙蓉老,夜柝幾番楊柳新。
shè yàn yù guī réng zé mù, fú mái bù sǐ měi jīng chén.
社燕欲歸仍擇木,佛霾不死每驚塵。
rú wén lù bù jīn sān jié, mò qiǎn tiān jiāo fǎn zhǐ lún.
如聞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驕返只輪。
“平生蹤跡已成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