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齒參差半已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齒參差半已傾”全詩
莫等危時扶使穩,但逢險處放教平。
一毫以上諸人力,半月之間樂事成。
安得坦夷三萬里,家家門外是鵬程。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修胥山路》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修胥山路》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條位于修胥山之間的山路,以及在這條路上行走的人們。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修胥山路
兩山壁立束微行,
石齒參差半已傾。
莫等危時扶使穩,
但逢險處放教平。
一毫以上諸人力,
半月之間樂事成。
安得坦夷三萬里,
家家門外是鵬程。
中文譯文:
修胥山之間的山路,
兩座山峰壁立,我微步行進。
石齒參差不齊,有些已經傾斜。
不要等到危險時才扶持使其穩定,
只要在遇到險境時果斷地平息。
用微不足道的力量,
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快樂的事情即將發生。
如果能夠踏平遙遠的三萬里,
每家門外都將是成功和繁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條險峻而艱難的山路,兩座山峰高聳而壁立,中間的道路狹窄。山峰上有參差不齊的石齒,有些已經傾斜,給行走者帶來了額外的困難和危險。
作者通過這條山路的描寫,表達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和挑戰。他告誡人們,在面臨危險和困境時,不應等待他人的幫助,而是要勇敢地應對和解決問題。在困境中,只有果斷地處理險境,才能使事情平息。
詩中提到的“一毫以上諸人力”,強調了即使微小的力量也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作者鼓勵人們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快樂和成功。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向往和希望。他希望能夠走遍遙遠的三萬里,即表示追求更廣闊的前程和成就。他相信,只要勇敢面對挑戰,每個家庭都能夠實現成功和繁榮。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強調了勇敢面對困境的重要性,同時傳遞出對成功和繁榮的向往。它鼓勵人們不畏艱難,追求自己的目標,并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夠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
“石齒參差半已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ū xū shān lù
修胥山路
liǎng shān bì lì shù wēi xíng, shí chǐ cēn cī bàn yǐ qīng.
兩山壁立束微行,石齒參差半已傾。
mò děng wēi shí fú shǐ wěn, dàn féng xiǎn chù fàng jiào píng.
莫等危時扶使穩,但逢險處放教平。
yī háo yǐ shàng zhū rén lì, bàn yuè zhī jiān lè shì chéng.
一毫以上諸人力,半月之間樂事成。
ān dé tǎn yí sān wàn lǐ, jiā jiā mén wài shì péng chéng.
安得坦夷三萬里,家家門外是鵬程。
“石齒參差半已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