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滴松根和露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酒滴松根和露飲”全詩
煙橫遠樹醉眸豁,竹引清泉塵慮澆。
酒滴松根和露飲,茶烹石鼎抱茅燒。
平生不被利名鎖,半掩柴扉聽晚樵。
分類:
《碧霄》李昴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碧霄》是宋代詩人李昴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霄未到白云先,
瘦藤支我上山腰。
煙橫遠樹醉眸豁,
竹引清泉塵慮澆。
酒滴松根和露飲,
茶烹石鼎抱茅燒。
平生不被利名鎖,
半掩柴扉聽晚樵。
譯文:
還未到達白云的碧霄,
瘦弱的藤蔓支撐我登上山腰。
煙霧彌漫遠處的樹木,使我的眼神變得豁然開朗,
竹子引導著清泉,沖淡我的塵世煩憂。
酒滴落在松樹根下,與露水一起飲下,
茶葉在石鼎中煮沸,攜帶茅草的香氣。
我平生不受功名的束縛,
半掩著柴門,傾聽晚上樵夫的伐木聲。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崇尚自然和追求心靈自由為主題,展現了詩人李昴英追求自然美和遠離塵世的情懷。
詩的開頭表達了對碧霄的向往,碧霄象征著高遠的藍天,代表了自由自在的心靈境界。詩人借助瘦藤支撐自己登上山腰,暗示自己身體瘦弱,但內心堅定,追求理想不畏艱難。
接下來的幾句詩描繪了自然景觀,煙霧彌漫遠處的樹木,使詩人的眼神豁然開朗。竹子引導清泉,沖淡塵世的煩憂,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親近自然來凈化心靈,擺脫塵世的紛擾。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在山林中的生活,酒滴落在松樹根下,與露水一同飲下,表現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茶葉在石鼎中煮沸,茅草的香氣撲鼻而來,這里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不受功名利祿的束縛,傾聽晚上樵夫的伐木聲,住在山間的柴門半掩,追求寧靜和心靈的寬廣。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融入了詩人對自由、清凈和寧靜的追求,展現了李昴英崇尚自然、追求自由心靈的詩意。通過描繪山林間的景色和自然生活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內心寧靜與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情懷,具有深詩詞《碧霄》是宋代詩人李昴英所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霄尚未到達白云層前,
瘦弱的藤蔓扶我登上山腰。
煙霧橫臥于遠處的樹木,使眼神醉醺醺地放松,
竹子引領清泉,洗去塵俗煩憂。
酒珠滴落松根,與露水一同飲用,
茶葉在石鼎中煮沸,攜帶茅草的香氣。
平生從不被功名所束縛,
半掩柴門,聆聽晚上樵夫的劈柴聲。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山林中的生活,表達了李昴英對自由、寧靜和遠離塵囂的追求。
詩的開頭表達了對碧霄的向往,碧霄象征著高遠的天空,代表著自由自在的境界。作者借助瘦弱的藤蔓登上山腰,暗示自己身體雖然瘦弱,但內心堅定,敢于追求理想。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自然景色,遠處的樹木被煙霧彌漫,使眼神變得醉醺醺地放松。竹子引導著清泉,洗去塵世的煩憂,表達了作者希望通過親近自然來凈化內心,擺脫塵世的紛擾。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在山林中的生活,酒滴落在松樹根下,與露水一同品嘗,展現了與自然的親密關系。茶葉在石鼎中煮沸,攜帶著茅草的香氣。這里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不受功名利祿的束縛,半掩著柴門,傾聽晚上樵夫劈柴的聲音。詩人追求寧靜和內心的廣闊,不被功名利祿所困擾。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融入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感。通過描繪山林間的景色和自然生活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紛擾的疲倦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內心寧靜與自由的追求。整首詩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情懷,具有深刻的內涵和情感。
“酒滴松根和露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xiāo
碧霄
wèi dào bái yún xiān bì xiāo, shòu téng zhī wǒ shàng shān yāo.
未到白云先碧霄,瘦藤支我上山腰。
yān héng yuǎn shù zuì móu huō, zhú yǐn qīng quán chén lǜ jiāo.
煙橫遠樹醉眸豁,竹引清泉塵慮澆。
jiǔ dī sōng gēn hé lù yǐn, chá pēng shí dǐng bào máo shāo.
酒滴松根和露飲,茶烹石鼎抱茅燒。
píng shēng bù bèi lì míng suǒ, bàn yǎn chái fēi tīng wǎn qiáo.
平生不被利名鎖,半掩柴扉聽晚樵。
“酒滴松根和露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