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載山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恨不載山歸”全詩
何妨隨地隱,恨不載山歸。
跡與風帆遠,秋隨春絮飛。
何當泉石畔,歲歲得相依。
分類:
《霅隴歸別庵僧》衛宗武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霅隴歸別庵僧》是宋代衛宗武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彌月分僧榻,翛然與世違。
何妨隨地隱,恨不載山歸。
跡與風帆遠,秋隨春絮飛。
何當泉石畔,歲歲得相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僧侶離開庵堂歸隱山林的情景。詩人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離開塵世的向往和隱居的愿望。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彌月(滿月)時分,僧人離開僧床,離世俗的喧囂和紛擾。他遠離塵囂,與世隔絕,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第二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隨心所欲地隱居在山間,但恨不得能夠把山景一起帶回。
第三句將詩人的行跡與風帆的遠游相比,抒發了他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無論是行船還是行走,都有著遠行的趨勢,而秋天和春天的飛絮隨風飄舞,形容了時間的流轉和變遷。
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與泉水和石頭為伴,歲月年復一年,與大自然相依相伴的愿望。泉石是山林中的常見景物,也象征著恒久不變的寧靜和堅固。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抒發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塵世的愿望。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隱居生活,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與大自然相融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對離世的渴望,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的精神風貌。
“恨不載山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 lǒng guī bié ān sēng
霅隴歸別庵僧
mí yuè fèn sēng tà, xiāo rán yǔ shì wéi.
彌月分僧榻,翛然與世違。
hé fáng suí dì yǐn, hèn bù zài shān guī.
何妨隨地隱,恨不載山歸。
jī yǔ fēng fān yuǎn, qiū suí chūn xù fēi.
跡與風帆遠,秋隨春絮飛。
hé dāng quán shí pàn, suì suì dé xiāng yī.
何當泉石畔,歲歲得相依。
“恨不載山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