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業難擬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業難擬議”全詩
立心不北向,特為三顧起。
曹瞞下荊州,氣可吞權備。
奮袂為一出,遂成鼎足勢。
忠誠以輔國,相業難擬議。
刑政能服人,怨讎至感涕。
出師陳悃款,訓誥相表里。
南攻孟獲平,弱出張郃殪。
司馬亦嚴憚,甘受巾幗恥。
儻使先十年,營星未殞墜。
興復其可期,中原安有魏。
分類:
《孔明》衛宗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孔明》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衛宗武。這首詩以《孔明》為題,描繪了詩人對諸葛亮的贊頌和景仰之情。
詩詞以龍臥而長吟的形象開篇,表達了詩人心中對諸葛亮卓越才華和非凡智慧的敬佩之情。龍作為神話中的靈獸,象征著權勢和智慧,與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相呼應。接著,詩人提到了諸葛亮胸懷抱奇偉之志,意味著他的志向高遠,充滿了雄心壯志。
詩中提到諸葛亮立心不北向,特為三顧而起,指的是他為了拯救國家而多次上表勸諫劉備。這表明諸葛亮不為世俗所動,堅持自己的信念,并以忠誠輔佐國家。
詩詞中提到曹瞞(曹操)攻下荊州,氣勢可吞吳國,意指曹操權傾一時,勢力強大。然而,諸葛亮奮袂而起,通過一系列的智謀和軍事行動,成功地使劉備奪回了荊州,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成為鼎足之勢。
詩人稱贊諸葛亮忠誠輔佐國家,他的功業難以言表。他能夠處理刑政,服眾人之心,使得仇敵甚至感到感動流淚。詩詞中還提到了諸葛亮出師陳悃款,訓誥相表里的情景,顯示了他治國有方,善于教導和引導人民。
詩中還提到了南征孟獲,擊敗了張郃等敵人,甚至使得司馬懿都對他感到忌憚,甘受巾幗之恥。這表明諸葛亮的能力和威望使得敵人望風而逃,同時也為他贏得了榮耀和尊重。
最后幾句詩中,詩人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期望和對國家興旺的希望。詩中提到了營星未殞墜,表明諸葛亮的事業尚未完成,他的興復之志仍然可以期待。最后一句"中原安有魏",意味著只要諸葛亮在,中原大地將不會有魏國的存在,預示著國家的安寧和繁榮。
這首詩以流暢而雄渾的詞句,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杰出才華和為國家奉獻的敬佩之情。通過對諸葛亮一生事跡的描述,展現了他的智慧、忠誠和胸懷,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興旺和統一的期望。這首詩詞既是對歷史人物的贊美,也是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祝福。
“相業難擬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ǒng míng
孔明
lóng wò ér cháng yín, xiōng cì bào qí wěi.
龍臥而長吟,胸次抱奇偉。
lì xīn bù běi xiàng, tè wèi sān gù qǐ.
立心不北向,特為三顧起。
cáo mán xià jīng zhōu, qì kě tūn quán bèi.
曹瞞下荊州,氣可吞權備。
fèn mèi wèi yī chū, suì chéng dǐng zú shì.
奮袂為一出,遂成鼎足勢。
zhōng chéng yǐ fǔ guó, xiāng yè nán nǐ yì.
忠誠以輔國,相業難擬議。
xíng zhèng néng fú rén, yuàn chóu zhì gǎn tì.
刑政能服人,怨讎至感涕。
chū shī chén kǔn kuǎn, xùn gào xiāng biǎo lǐ.
出師陳悃款,訓誥相表里。
nán gōng mèng huò píng, ruò chū zhāng hé yì.
南攻孟獲平,弱出張郃殪。
sī mǎ yì yán dàn, gān shòu jīn guó chǐ.
司馬亦嚴憚,甘受巾幗恥。
tǎng shǐ xiān shí nián, yíng xīng wèi yǔn zhuì.
儻使先十年,營星未殞墜。
xīng fù qí kě qī, zhōng yuán ān yǒu wèi.
興復其可期,中原安有魏。
“相業難擬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