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不愿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飯不愿馀”全詩
去歲別舂陵,沿流此投跡。
室空無侍者,巾屨唯掛壁。
一飯不愿馀,跏趺便終夕。
風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
分類: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贈江華長老(江華,道州縣名)》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江華長老(江華,道州縣名)
老僧道機熟,默語心皆寂。
去歲別舂陵,沿流此投跡。
室空無侍者,巾屨唯掛壁。
一飯不愿馀,跏趺便終夕。
風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
中文譯文:
贈送江華長老(江華,道州縣名)
老僧心術高超,默默無言,內心寧靜。
去年離開舂陵,順流而來到這里。
房屋空無他人服務,頭巾和草鞋只掛在壁上。
一餐不留余,盤腿坐著整夜。
風從窗戶悄然傳來竹子的聲響,露水從井中滴下寒松。
偶然的一片土地便成了安居之所,院子里的芳草已經覆蓋得很厚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作品,贈送給江華長老。詩人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江華長老的生活境遇和內心境界。
詩中的江華長老是一位修道之人,心機熟,內心靜默無言,達到了心靈與外界的和諧。他離開舂陵,順流而來,安居在這個偶然的地方。他的室內空無他人,他只掛著頭巾和草鞋,生活簡樸,不拘泥于物質的束縛。他每餐都吃得恰到好處,不浪費一絲一毫。他盤腿坐著整夜,表現出他修身養性的決心和毅力。
詩中描繪了江華長老的居所,窗戶被風吹動,發出竹子的聲響,從井中滴下的露水令冷松發出滴答的聲音。這些細節刻畫出江華長老的環境,也反映了他的內心境界的安寧和寧靜。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描寫了江華長老的生活狀態和境界。詩人對于這位道士的生活態度表示贊賞,表達了對他修身養性的敬佩和向往。詩中所描繪的寂靜、簡樸和寧靜的生活境界,表達了柳宗元對于精神追求和內心平靜的向往,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
“一飯不愿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jiāng huá zhǎng lǎo jiāng huá, dào zhōu xiàn míng
贈江華長老(江華,道州縣名)
lǎo sēng dào jī shú, mò yǔ xīn jiē jì.
老僧道機熟,默語心皆寂。
qù suì bié chōng líng, yán liú cǐ tóu jī.
去歲別舂陵,沿流此投跡。
shì kōng wú shì zhě, jīn jù wéi guà bì.
室空無侍者,巾屨唯掛壁。
yī fàn bù yuàn yú, jiā fū biàn zhōng xī.
一飯不愿馀,跏趺便終夕。
fēng chuāng shū zhú xiǎng, lù jǐng hán sōng dī.
風窗疏竹響,露井寒松滴。
ǒu dì jí ān jū, mǎn tíng fāng cǎo jī.
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
“一飯不愿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