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軒宜有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魚軒宜有晚”全詩
魚軒宜有晚,恙枕竟無晨。
空感通家淚,難隨執紼塵。
望云飛老□,聊聒薤歌人。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挽校書郎方公夫人二首》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校書郎方公夫人二首》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描繪了一個春天的畫面,以及主人公對逝去的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七十七年的春天,
在斑衣堂上,帷幄嶄新。
魚軒本應有夜晚的歡聲笑語,
但恙枕之上卻沒有晨鐘聲響。
我空悟家族的眷戀之淚,
卻難以隨著執紼而消散于塵埃。
望著云飛的時光漸漸衰老,
只好與薤歌的人們相互傾訴。
詩詞的詩意在于表達了主人公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感慨。作者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象,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外在的自然環境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凄美的意境。
詩詞開篇就點明了時間的流轉,七十七年的春天,讓人感嘆時光的飛逝。斑衣堂上的新帷幄象征著時光不停地流轉,人們都在不斷地經歷著變遷和離別。接著描寫了魚軒本該有的夜晚的歡聲笑語,但現實卻是恙枕之上無晨鐘聲響,暗示主人公已故親人的離去。主人公空悟了家族的眷戀之淚,這種眷戀之情是無法隨著執紼(即擦拭淚痕的手巾)而消散的,它深深地根植于主人公的內心深處。最后,主人公望著飛逝的時光,感嘆它已經衰老,只能與薤歌的人們相互傾訴,寄托自己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凄美的筆觸勾勒出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思緒和情感,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出對光陰流逝和親人離去的無奈和感慨。這些情感通過詩詞的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引起共鳴。同時,詩詞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斑衣堂上新帷幄、恙枕竟無晨、望云飛老,這些形象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性和形象感。
總體來說,《挽校書郎方公夫人二首》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時光流逝和親人離去的思考,表達了主人公對已故親人的深深思念和對時光的感慨。詩詞以優美的詞句和凄美的意境打動人心,引發人們對生命和親情的思考。
“魚軒宜有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jiào shū láng fāng gōng fū rén èr shǒu
挽校書郎方公夫人二首
qī shí qī nián chūn, bān yī táng shàng xīn.
七十七年春,斑衣堂上新。
yú xuān yí yǒu wǎn, yàng zhěn jìng wú chén.
魚軒宜有晚,恙枕竟無晨。
kōng gǎn tōng jiā lèi, nán suí zhí fú chén.
空感通家淚,難隨執紼塵。
wàng yún fēi lǎo, liáo guā xiè gē rén.
望云飛老□,聊聒薤歌人。
“魚軒宜有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