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與他人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難與他人論”全詩
至哉天下樂,難與他人論。
昔綬官憂責,先洗□□冤。
行志此其始,寧為利欲昏。
持此娛祿養,有□□孝門。
紛紛時勢眼,庶見古罍樽。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次韻段約齋送弟嗣宗來赴吾邑縣尉》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段約齋送弟嗣宗來赴吾邑縣尉》
朝代:宋代
作者:陳著
此詩以宦游和奉親之事為背景,表達了同氣相求的情感,并以此為契機展開了對世事紛繁、人情冷暖的思考。詩中首先提到了宦游和奉親之事,表明了詩人與弟弟的親密關系,以及他們共同面臨的離別之苦。然后,詩人提到天下的樂事,難以與他人分享,意味著他們之間的情感是獨一無二的。接著,詩人回顧了綬官憂責之事,暗示了曾經的痛苦經歷,但他選擇洗去冤屈,表達了寬宏大量的胸懷。之后,詩人談到行志的開始,暗示了自己追求利欲昏昧的境地,與此相對,他認為應該以娛祿養志,以孝道為根本。最后,詩人提到了紛紛時勢和古罍樽,意味著在紛繁的世事中,能夠見到真實的人性和情感。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親情的珍視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詩人通過個人的經歷,表達了對親情和友情的重視,以及對利欲和功名的反思。他認識到在紛繁復雜的世事中,真正能夠給人以快樂的是親情和真摯的情感交流。詩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相對含蓄,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同氣相求,送弟嗣宗來赴縣尉。天下的歡樂,難以與他人分享。曾經的憂責,先洗去那冤屈。行志的開始,寧愿不為利欲昏昧。以此娛樂享受,忠孝二門之重。紛紛世事眼前,庶幾能見到古罍樽。
這首詩詞通過溫婉的語言和隱晦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親情和人生價值的思考。他認為真正的快樂源于親情和真摯的情感,而不是功名利祿。詩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給人以共鳴和思考的空間,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真諦的追求。
“難與他人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uàn yuē zhāi sòng dì sì zōng lái fù wú yì xiàn wèi
次韻段約齋送弟嗣宗來赴吾邑縣尉
huàn yóu jí fèng qīn, tóng qì yǒu zèng yán.
宦游及奉親,同氣有贈言。
zhì zāi tiān xià lè, nán yǔ tā rén lùn.
至哉天下樂,難與他人論。
xī shòu guān yōu zé, xiān xǐ yuān.
昔綬官憂責,先洗□□冤。
xíng zhì cǐ qí shǐ, níng wèi lì yù hūn.
行志此其始,寧為利欲昏。
chí cǐ yú lù yǎng, yǒu xiào mén.
持此娛祿養,有□□孝門。
fēn fēn shí shì yǎn, shù jiàn gǔ léi zūn.
紛紛時勢眼,庶見古罍樽。
“難與他人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