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豈能裨損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曲藝豈能裨損益”全詩
尚書舊用裁天詔,內史新將寫道經。
曲藝豈能裨損益,微辭只欲播芳馨。
桂陽卿月光輝遍,毫末應傳顧兔靈。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楊尚書寄郴筆知是小生本樣令更商榷使盡其功輒獻長句》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楊尚書寄郴筆知是小生本樣令更商榷使盡其功輒獻長句》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截玉铦錐作妙形,
貯云含霧到南溟。
尚書舊用裁天詔,
內史新將寫道經。
曲藝豈能裨損益,
微辭只欲播芳馨。
桂陽卿月光輝遍,
毫末應傳顧兔靈。
詩意:
這首詩詞是柳宗元寫給楊尚書的信函,表達了作者對楊尚書的敬意和對文學創作的思考。詩中提到了截玉铦錐,形容作者的文筆犀利而精妙;貯云含霧到南溟,意味著作者的作品可以傳遍天涯海角。詩中也提到了尚書和內史,分別代表著古代的文學傳統和新的寫作方式,作者希望能夠將二者融合并發揚光大。詩的最后提到了桂陽卿、月光、顧兔靈等形象,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微小作品能夠閃耀光芒并傳承下去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柳宗元對文學的熱愛和對自己創作的追求。通過形象的描寫和比喻,詩中呈現出作者對自己文筆的自信和對作品廣泛傳播的期待。作者還對古代文學傳統和新的寫作方式進行了思考,希望能夠將二者結合起來,以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作品的謙遜態度,希望自己的微小辭章能夠傳承下去并發出光芒。
整首詩詞運用了華麗的辭藻和獨特的比喻,展現了柳宗元優美的文學才華。通過對文學創作的思考和對作品的期許,詩中透露出作者對文學事業的追求和對自身價值的肯定。這首詩詞反映了唐代文學家的創作心態和對文學發展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柳宗元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文學的熱愛。
“曲藝豈能裨損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shàng shū jì chēn bǐ zhī shì xiǎo shēng běn yàng lìng gèng shāng què shǐ jìn qí gōng zhé xiàn cháng jù
楊尚書寄郴筆知是小生本樣令更商榷使盡其功輒獻長句
jié yù xiān zhuī zuò miào xíng, zhù yún hán wù dào nán míng.
截玉铦錐作妙形,貯云含霧到南溟。
shàng shū jiù yòng cái tiān zhào,
尚書舊用裁天詔,
nèi shǐ xīn jiāng xiě dào jīng.
內史新將寫道經。
qǔ yì qǐ néng bì sǔn yì, wēi cí zhǐ yù bō fāng xīn.
曲藝豈能裨損益,微辭只欲播芳馨。
guì yáng qīng yuè guāng huī biàn, háo mò yīng chuán gù tù líng.
桂陽卿月光輝遍,毫末應傳顧兔靈。
“曲藝豈能裨損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