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若臨懸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杳若臨懸圃”全詩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云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分類: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是唐代柳宗元的詩作。這首詩描寫了作者再次來到界圍巖水簾,感嘆春天已經過去,夏季的美景又一次出現在他面前。詩中寫到了柳州的景色和氣候變化,以及巖石、植物、水流等自然景觀。
中文譯文:
春天匆匆離去,我思念已久的界圍巖水簾再次見到了它。這個時候,植物生機盎然,仿佛到了懸崖上一樣美麗。陽光下的巖石冰冷異常,白天突然暴雨雷鳴。笙簧聲在湖邊響起,鸛鶴在云間起舞。古老的苔蘚覆蓋在青綠的枝條上,濕潤的草葉閃爍著翠綠的光芒。藍色的天空中聚集著七彩的光芒,波浪激蕩中寒光閃爍。晶瑩的水中蘊藏著沉重的珍珠,金屬的聲音從佩飾中傳出。幽深的巖石仿佛畫屏般倚在水邊,新月如玉鉤懸掛著。夜涼星星布滿天空,我仿佛置身于山洞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再次來到界圍巖水簾,感受到了春天已經過去,夏季的美景又一次出現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大量的自然描寫,通過對植物、景色、氣候的描繪,展現了界圍巖水簾的美麗景色和獨特韻味。詩中使用的修辭手法豐富多樣,如對比、擬人等等,增加了詩的藝術性和情感表達的深度。
整首詩以界圍巖水簾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以及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緒。這首詩既是一首描寫自然景色的作品,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新時光的期待。通過描寫界圍巖水簾的景色和氣候變化,傳遞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是一首值得欣賞的唐詩佳作。
“杳若臨懸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zhì jiè wéi yán shuǐ lián suì sù yán xià shì nián chū cì liǔ zhōu wǔ yuè fù jīng cǐ
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復經此)
fā chūn niàn zhǎng wéi, zhōng xià xīn zài dǔ.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
shì shí zhí wù xiù, yǎo ruò lín xuán pǔ.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xiāo yáng yà chuí bīng, bái rì jīng léi yǔ.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shēng huáng tán jì qǐ, guàn hè yún jiān wǔ.
笙簧潭際起,鸛鶴云間舞。
gǔ tái níng qīng zhī, yīn cǎo shī cuì yǔ.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bì kōng sù cǎi liè, jī làng hán guāng jù.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de lì chén zhū yuān, qiāng míng juān pèi pǔ.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
yōu yán huà píng yǐ, xīn yuè yù gōu tǔ.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yè liáng xīng mǎn chuān, hū yí mián dòng fǔ.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杳若臨懸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