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樹無情葉自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樹無情葉自知”全詩
書鐙有約花先喜,庭樹無情葉自知。
楸市漫勞兵后夢,莼鄉僅免客中思。
老軀便動衣裘想,胠篋其如穴壁兒。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次韻吳竹修立秋日》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吳竹修立秋日》是宋代陳著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帝來時赤帝歸,
年年流轉不違時。
書鐙有約花先喜,
庭樹無情葉自知。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白帝指的是夏天,赤帝指的是秋天。夏天離去,秋天到來,正是自然界交替變化的時刻。年復一年,季節的更替從未偏離它們應有的軌跡。作者以此來比喻人生的變遷,暗示人們應順應自然的規律。
詩中提到了“書鐙有約花先喜”,意味著書卷中的文字已經預示了花開的喜悅。這里可以理解為知識的力量,書籍中的智慧啟迪人們,讓人們能夠提前感受到事物的美好。
接著,詩中描述了庭院中的樹木。庭樹并沒有感情,但它們卻能自知自覺地落葉。這表達了自然界的無情和人事的無常,同時也暗示人們應當對生命的變化和離別保持淡然的態度。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楸市漫勞兵后夢,莼鄉僅免客中思”。楸市指的是市場的繁忙和人們的忙碌,兵后夢指的是戰爭的創傷和后遺癥。莼鄉則是指的是一個僻靜的鄉村。這些描繪表達了社會的繁忙與動蕩,人們在其中憂慮和思索。
最后兩句“老軀便動衣裘想,胠篋其如穴壁兒”,表達了作者漸漸老去,回憶過去的歲月。衣裘和胠篋都是指舊物,衣裘代表了衣物,胠篋代表了書籍。這里通過舊物的形象來反映歲月的流逝和珍重記憶。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化的深刻感悟。同時,也透過對知識的推崇和對社會的反思,傳達了對人類智慧和內心安寧的追求。
“庭樹無情葉自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ú zhú xiū lì qiū rì
次韻吳竹修立秋日
bái dì lái shí chì dì guī, nián nián liú zhuǎn bù wéi shí.
白帝來時赤帝歸,年年流轉不違時。
shū dèng yǒu yuē huā xiān xǐ, tíng shù wú qíng yè zì zhī.
書鐙有約花先喜,庭樹無情葉自知。
qiū shì màn láo bīng hòu mèng, chún xiāng jǐn miǎn kè zhōng sī.
楸市漫勞兵后夢,莼鄉僅免客中思。
lǎo qū biàn dòng yī qiú xiǎng, qū qiè qí rú xué bì ér.
老軀便動衣裘想,胠篋其如穴壁兒。
“庭樹無情葉自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