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知此老此心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知此老此心不”全詩
為厲可無忠義鬼,覓封忍見笑談侯。
功名只作無時看,氣節須從險處留。
歸去來辭非浪賦,曾知此老此心不。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又次前韻》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次前韻》是宋代詩人陳著所作,這首詩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吁嗟天數不人由,
舉目江河萬里愁。
為厲可無忠義鬼,
覓封忍見笑談侯。
這首詩以嘆息的語氣開篇,表達了人無法左右天數的無奈。作者抬頭望著漫長的江河,心中充滿了萬里的憂愁。這種愁緒來自于社會現實的不公和人情冷暖。
詩中的“為厲可無忠義鬼”表達了作者對權勢者的不滿。在世風日下的時代,忠義之心已經被拋棄,權謀之徒卻得意洋洋。這使得作者感到惋惜和痛心。
“覓封忍見笑談侯”一句則暗示了詩人的無奈。在這個社會中,為了功名地位,人們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尊嚴。作者對此感到憤慨,但又無能為力,只能忍受著這種現實,并目睹著虛偽的笑談官場。
詩的后兩句“功名只作無時看,氣節須從險處留”,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作者認為功名只是暫時的,不能成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而真正有價值的是保持氣節,在險境中堅守自己的原則。這種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在詩中體現出深刻的哲理。
最后兩句“歸去來辭非浪賦,曾知此老此心不”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世的反思。作者認為自己并非是浪跡天涯的文人,而是在社會中經歷過磨難和坎坷的老者。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的反思源自于他親身的經歷和心靈的感悟。
《又次前韻》通過對時光流逝和社會現實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虛偽的憤慨,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價值和自身身世的深刻思考。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曾知此老此心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cì qián yùn
又次前韻
xū jiē tiān shù bù rén yóu, jǔ mù jiāng hé wàn lǐ chóu.
吁嗟天數不人由,舉目江河萬里愁。
wèi lì kě wú zhōng yì guǐ, mì fēng rěn jiàn xiào tán hóu.
為厲可無忠義鬼,覓封忍見笑談侯。
gōng míng zhǐ zuò wú shí kàn, qì jié xū cóng xiǎn chù liú.
功名只作無時看,氣節須從險處留。
guī qù lái cí fēi làng fù, céng zhī cǐ lǎo cǐ xīn bù.
歸去來辭非浪賦,曾知此老此心不。
“曾知此老此心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