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榻蕙蘭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榻蕙蘭壁”全詩
兩榻蕙蘭壁,半檐花竹村。
鳴蛙藏綠暗,歸翼帶黃昏。
此景少人會,相看付不言。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與天寧寺主僧云岫對坐偶成》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天寧寺主僧云岫對坐偶成》是宋代陳著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瀟瀟風雨里,得得又開門。
雨點飄灑,風聲陣陣,我再次推開門。
這兩張床榻上點綴著蕙蘭的壁紙,半個屋檐下是花竹的村莊。
在青蛙叫聲中,綠色隱匿在黑暗中,夜幕降臨時,鳥兒歸巢。
這美景很少有人能夠體會,我們相對而坐,無需言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與天寧寺主僧云岫對坐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風雨中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感受和對寺廟環境的贊美。他提到了兩張床榻上的蕙蘭壁紙,以及屋檐下的花竹村莊,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相融。在夜幕降臨時,青蛙的叫聲和鳥兒歸巢的畫面,呈現出寧靜祥和的氛圍。最后,詩人表示,這樣的美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體會到,而他與主僧云岫相對而坐,默默地感受著這一切,無需言語。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創造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詩中的瀟瀟風雨、兩張床榻上的蕙蘭壁紙、花竹村莊以及青蛙的鳴叫和鳥兒的歸巢,都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詩人將自己與主僧云岫對坐,無需言語,共享這一美景,傳達了一種默契和心靈的交流。
這首詩展現了陳著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寺廟環境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寧靜與美好,以及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這種平和而純粹的境界,讓人感到寧靜和舒適,也引發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和珍惜。這首詩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情感表達,使讀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時,也能夠反思自己與自然世界的關系,體味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諦。
“兩榻蕙蘭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tiān níng sì zhǔ sēng yún xiù duì zuò ǒu chéng
與天寧寺主僧云岫對坐偶成
xiāo xiāo fēng yǔ lǐ, de de yòu kāi mén.
瀟瀟風雨里,得得又開門。
liǎng tà huì lán bì, bàn yán huā zhú cūn.
兩榻蕙蘭壁,半檐花竹村。
míng wā cáng lǜ àn, guī yì dài huáng hūn.
鳴蛙藏綠暗,歸翼帶黃昏。
cǐ jǐng shǎo rén huì, xiāng kàn fù bù yán.
此景少人會,相看付不言。
“兩榻蕙蘭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