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把獨醒存芰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把獨醒存芰衣”全詩
風雨似知人世換,溪山自愛主翁歸。
時消孤悶有茶屋,天把獨醒存芰衣。
我亦歲寒松下草,相望百里借春暉。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次韻黃子羽七十自嘆》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黃子羽七十自嘆》是宋代作家陳著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棄掉了瓢,鳥巢中的父親定然稀少,
解下了印章,陶淵明的名聲未可知。
風雨似乎知道人世易變,
溪山自愛,歸于主人。
時光消逝,孤獨與壓抑在茶屋中散去,
天空喚醒了獨自醒來的芰草之衣。
我也是歲寒時節下的松樹和小草,
相互期望,借來春光百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瓢、印章、風雨、溪山、茶屋、芰草、松樹等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始,作者提到了棄掉瓢和鳥巢中父親稀少的情景,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世的變遷。瓢和鳥巢象征著過去的生活狀態,而父親的稀少則暗示著歲月的消逝帶來的親人離去。
接著,詩中出現了陶淵明的名字,陶淵明是南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他是田園詩的代表人物,以崇尚自然、回歸田園為主題的作品著稱。作者解印陶淵明未是非,表達了自己對陶淵明的贊賞和思念之情。
詩的第三句,通過風雨似知人世換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世變遷的感慨。風雨是自然界中常見的變化,而人的生活也是充滿變數的。作者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反映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接下來的兩句詩,溪山自愛主翁歸,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溪山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它們獨立自主地存在,歸于主人,暗示著自然界的自足和完整。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將自己置身于茶屋中,描述了孤獨與壓抑的感覺。茶屋成為作者的心靈寄托和安放之處,天空的喚醒則象征著希望和新的開始。
最后兩句詩,作者將自己比作歲寒時節下的松樹和小草,相互期望,借來春光百里。松樹和小草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堅強而生機勃勃,相互期待春天的來臨,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生命的堅守。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借景抒發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人生變遷和自然界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希望和未來的期盼。
“天把獨醒存芰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uáng zǐ yǔ qī shí zì tàn
次韻黃子羽七十自嘆
qì piáo cháo fù gù yún xī, jiě yìn táo qián wèi shì fēi.
棄瓢巢父固云稀,解印陶潛未是非。
fēng yǔ shì zhī rén shì huàn, xī shān zì ài zhǔ wēng guī.
風雨似知人世換,溪山自愛主翁歸。
shí xiāo gū mèn yǒu chá wū, tiān bǎ dú xǐng cún jì yī.
時消孤悶有茶屋,天把獨醒存芰衣。
wǒ yì suì hán sōng xià cǎo, xiāng wàng bǎi lǐ jiè chūn huī.
我亦歲寒松下草,相望百里借春暉。
“天把獨醒存芰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