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游怨遲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良游怨遲暮”全詩
良游怨遲暮,末事驚紛擾。
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
分類: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獨覺》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覺》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
良游怨遲暮,末事驚紛擾。
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對社會現狀的思考。詩人覺醒后,發現窗戶和門扉都是空的,寂靜中只有雨聲和黎明的曙光。他感嘆自己遲暮時才意識到自己年少輕狂時的美好往事已逝,而眼下卻被瑣事所困擾。他思考著如何以一種理想主義的心態去面對現實世界,但他明白古人也未必能完全解答這個問題。
賞析:
《獨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覺來窗牖空的描寫暗示了詩人身世的空虛和孤獨感。雨聲和黎明的曙光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同時也映襯出詩人對年少時光的懷念。良游怨遲暮表達了詩人對年輕時光的懊悔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末事驚紛擾則指出了現實生活中瑣碎事務的困擾和繁雜。
詩的最后兩句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社會問題的思索。他希望能夠從古人那里尋求經驗和智慧,但他也明白古人也許無法完全解答這些問題。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現實生活的反思,同時也展示了他對理想主義和人生意義的探索。
“良游怨遲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jué
獨覺
jué lái chuāng yǒu kōng, liáo luò yǔ shēng xiǎo.
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
liáng yóu yuàn chí mù, mò shì jīng fēn rǎo.
良游怨遲暮,末事驚紛擾。
wèi wèn jīng shì xīn, gǔ rén nán jǐn le.
為問經世心,古人難盡了。
“良游怨遲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