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淚已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臣淚已盡”全詩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入黃溪聞猿(溪在永州)》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黃溪聞猿(溪在永州)》
溪路千里曲,
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已盡,
虛作斷腸聲。
譯文:
穿越千里彎曲的溪路,
悲嗥聲從何處發出。
孤身宦途中淚已干盡,
孤獨的聲音變得空洞而傷人。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景色美麗而凄涼的畫面。詩人身處黃溪之中,每天聽到猿猴悲鳴的聲音,他感觸頗深,也寄托了自己的心情。
詩中,詩人形容了溪路的曲折,它蜿蜒穿行于千里山巒之間,給讀者帶來了迷離和神秘的感覺。
而“哀猿何處鳴”一句,則表現出了猿猴悲嗥的聲音。這個聲音充滿了哀怨和無助的情感,仿佛傳遞給了詩人的心靈。
而“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一句,則可能是詩人在抒發他宦途中的孤獨和辛酸。他以“淚已盡”來表達自己的無奈和疲憊,而“虛作斷腸聲”則是詩人用以形容自己的心聲,他感到內心的空虛和傷痛。
最后,整首詩以樸素的文字,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它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孤獨,給讀者一種深思的啟示。這首詩憑借其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表達方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孤臣淚已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huáng xī wén yuán xī zài yǒng zhōu
入黃溪聞猿(溪在永州)
xī lù qiān lǐ qū, āi yuán hé chǔ míng.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gū chén lèi yǐ jǐn, xū zuò duàn cháng shēng.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孤臣淚已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