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蒹葭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晨登蒹葭岸”全詩
晨登蒹葭岸,霜景霽紛濁。
離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
火耕困煙燼,薪采久摧剝。
道旁且不愿,岑嶺況悠邈。
傾筐壅故壤,棲息期鸞鷟.
路遠清涼宮,一雨悟無學。
南人始珍重,微我誰先覺。
芳意不可傳,丹心徒自渥。
分類: 離別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謫官去南裔,清湘繞靈岳。
晨登蒹葭岸,霜景霽紛濁。
離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
火耕困煙燼,薪采久摧剝。
道旁且不愿,岑嶺況悠邈。
傾筐壅故壤,棲息期鸞鷟。
路遠清涼宮,一雨悟無學。
南人始珍重,微我誰先覺。
芳意不可傳,丹心徒自渥。
中文譯文:
離開衡陽以南,攜帶十余本桂花苗移種至零陵居住的簡陋住所,
離開官職南遷,周圍是清澈的湘水環繞著靈岳山。
清晨登上蒹葭岸邊,霜景和塵霧變得清晰明朗。
欣然擁抱著幽香的桂花,芬芳之美充盈在手中。
火災耕作使得煙霧彌漫,柴薪采集已經久經風雨侵蝕。
在前方的道路并不愿意往返,山林更加幽邃遙遠。
裝滿了故土的筐籃傾瀉,只有鳳凰和鳥鵲才能在這里棲息。
去往遙遠的清涼宮道路漫長,一場雨淋濕我對學問的認知。
南人開始珍視起我,我微不足道的才剛剛覺醒。
芳香的意義無法傳達,純粹的心境只能自行體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柳宗元謫居南方的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人經歷了謫官南遷的辛苦和困頓,然而他并不以此為苦,而是發現了南方獨特的美景和自然之美。詩人登上蒹葭岸邊,在清晨陽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霜景和紛亂的塵霧逐漸消散。他抱著幽香的桂花,感受到芬芳之美。然而,詩人也感受到了南方的艱辛,火災使得煙霧彌漫,柴薪被長時間的采集破壞剝奪。他既不愿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又感受到南方山林的幽邃遙遠。他描繪了舉筐傾瀉故土的情景,以及只有鳳凰和鳥鵲才能在這里棲息的悠然自得。最后,他提到了自己前往清涼宮的長途旅行,途中一場雨淋濕了他的認知,讓他對學問有所覺悟。同時,詩人也發現南方的人們開始珍視他,他微不足道的才剛剛覺醒。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在南方的隱居生活中的感慨和心境變化。詩中既有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也有對生活困頓的反思。通過對詩人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現了對人性和自然之間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晨登蒹葭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héng yáng yí guì shí yú běn zhí líng líng suǒ zhù jīng shè
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zhé guān qù nán yì, qīng xiāng rào líng yuè.
謫官去南裔,清湘繞靈岳。
chén dēng jiān jiā àn, shuāng jǐng jì fēn zhuó.
晨登蒹葭岸,霜景霽紛濁。
lí pī dé yōu guì, fāng běn xīn yíng wò.
離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
huǒ gēng kùn yān jìn, xīn cǎi jiǔ cuī bō.
火耕困煙燼,薪采久摧剝。
dào páng qiě bù yuàn, cén lǐng kuàng yōu miǎo.
道旁且不愿,岑嶺況悠邈。
qīng kuāng yōng gù rǎng, qī xī qī luán zhuó.
傾筐壅故壤,棲息期鸞鷟.
lù yuǎn qīng liáng gōng, yī yǔ wù wú xué.
路遠清涼宮,一雨悟無學。
nán rén shǐ zhēn zhòng, wēi wǒ shuí xiān jué.
南人始珍重,微我誰先覺。
fāng yì bù kě chuán, dān xīn tú zì wò.
芳意不可傳,丹心徒自渥。
“晨登蒹葭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