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不解吹愁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風不解吹愁醒”全詩
送孤云伴我,羅窗清宿。
拂曉憑虛,春碧生寒,衣單瘦倚筇竹。
東風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認霧鬟,遙鎖修顰,眉嫵為誰愁獨。
江上輕鷗似識,背昭亭兩兩,飛破晴淥。
一片蒼煙,隔斷家山,夢繞石窗蘿屋。
相看不厭朝還暮,算幾度、赤闌干曲。
待倩詩、收拾歸來,寫作臥游屏幅。
分類: 疏影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疏影》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疏影·千峰翠玉》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峰翠玉,送孤云伴我,羅窗清宿。拂曉憑虛,春碧生寒,衣單瘦倚筇竹。東風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認霧鬟,遙鎖修顰,眉嫵為誰愁獨。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之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千峰如翠玉般挺拔,孤云伴隨著詩人一同前行,夜晚寂靜的窗前,清風拂過,拂曉時分憑虛窗眺望,春意雖濃卻仍感寒意,詩人瘦弱的身軀依靠在竹筇上。東風吹拂無法消除內心的憂愁,只有芳草和溪水始終圍繞在城南城北。詩人注視著迷霧中的人影,遠遠地鎖住眉宇間的憂愁,不知眉前的秀發為誰而愁獨自。
江上的輕鷗仿佛認識詩人,背對著昭亭成雙成對,在晴朗的水面上飛翔。一片蒼煙隔斷了故鄉的山川,夢境縈繞在石窗和蘿屋之間。相互凝望的時光不厭其煩地從早晨到傍晚,數度赤闌干上的曲子已經算了多少遍。等待親愛的詩句,整理歸來,寫在臥室的屏風上。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思念之情。通過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展現出一種寂寥、凄美的意境。同時,詩中的對比和隱喻也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性,使讀者對詩詞的內涵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空間。
“東風不解吹愁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yǐng
疏影
qiān fēng cuì yù.
千峰翠玉。
sòng gū yún bàn wǒ, luó chuāng qīng sù.
送孤云伴我,羅窗清宿。
fú xiǎo píng xū, chūn bì shēng hán, yī dān shòu yǐ qióng zhú.
拂曉憑虛,春碧生寒,衣單瘦倚筇竹。
dōng fēng bù jiě chuī chóu xǐng, dàn fāng cǎo xī chéng nán běi.
東風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rèn wù huán, yáo suǒ xiū pín, méi wǔ wèi shuí chóu dú.
認霧鬟,遙鎖修顰,眉嫵為誰愁獨。
jiāng shàng qīng ōu shì shí, bèi zhāo tíng liǎng liǎng, fēi pò qíng lù.
江上輕鷗似識,背昭亭兩兩,飛破晴淥。
yī piàn cāng yān, gé duàn jiā shān, mèng rào shí chuāng luó wū.
一片蒼煙,隔斷家山,夢繞石窗蘿屋。
xiāng kàn bù yàn cháo hái mù, suàn jǐ dù chì lán gān qū.
相看不厭朝還暮,算幾度、赤闌干曲。
dài qiàn shī shōu shí guī lái, xiě zuò wò yóu píng fú.
待倩詩、收拾歸來,寫作臥游屏幅。
“東風不解吹愁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