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鯨降處定初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鯨降處定初回”全詩
野鶴怨時心共遠,海鯨降處定初回。
長年守律因師戒,中土傳經為國災。
幾日應酬官事了,南湖聽法雨華臺。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贈新羅僧》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新羅僧》是宋代陳允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遇到的新羅僧人,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和感悟。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便帆才過日東來,
淺色伽梨短樣裁。
野鶴怨時心共遠,
海鯨降處定初回。
這兩句描繪了詩人的旅途。他乘著方便的帆船穿越東方海洋,來到了新羅地區(今韓國)。新羅是古代朝鮮半島的一個古國,而新羅僧人則指的是來自新羅的僧侶。詩中提到的淺色伽梨短樣裁,是描述新羅僧人的服飾,以簡約而著稱。
野鶴怨時心共遠,
海鯨降處定初回。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與新羅僧人之間的感悟。野鶴是象征著自由和遠離塵囂的靈魂,它們懷念故鄉,渴望遠離世俗紛爭。詩人和新羅僧人的心境相通,都追求超脫和遠離塵囂。海鯨是莊重而宏大的生物,它們在降臨的時候象征著希望和新的開始。詩人認為,當新羅僧人降臨到他所在的地方時,就標志著他們初次回歸自己真正的本性和信仰。
長年守律因師戒,
中土傳經為國災。
幾日應酬官事了,
南湖聽法雨華臺。
這四句表達了詩人對佛教僧侶的關注和思考。詩人指出,長期堅守戒律和依靠師長的教導,使得新羅僧人能夠保持純凈的信仰和修行。然而,他也指出,在中土(指中國)傳播佛教經典的過程中,卻引發了一些國家的災難。這可能是指佛教教義傳入中國后,有時會與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相沖突,導致一些社會動蕩。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結束與官方事務的應酬后,來到南湖,聆聽法雨(指佛法的教誨)在華臺上降落。南湖可能指的是景德鎮附近的鄱陽湖,華臺則是指供誦經修行的臺階。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尊崇和對修行者的贊美。
這首詩詞通過對新羅僧人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純潔信仰和追求超脫的向往。同時,詩人也對佛教的傳播和修行者的處境進行了思考和觀察。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和宗教信仰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海鯨降處定初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īn luó sēng
贈新羅僧
biàn fān cái guò rì dōng lái, qiǎn sè jiā lí duǎn yàng cái.
便帆才過日東來,淺色伽梨短樣裁。
yě hè yuàn shí xīn gòng yuǎn, hǎi jīng jiàng chù dìng chū huí.
野鶴怨時心共遠,海鯨降處定初回。
cháng nián shǒu lǜ yīn shī jiè, zhōng tǔ chuán jīng wèi guó zāi.
長年守律因師戒,中土傳經為國災。
jǐ rì yìng chóu guān shì le, nán hú tīng fǎ yǔ huá tái.
幾日應酬官事了,南湖聽法雨華臺。
“海鯨降處定初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